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森林療癒師引導人在森林五感體驗 感受自然紓壓

本文共957字

中央社 記者楊淑閔台北24日電

首批森林療癒師在台灣誕生,經培訓具備4領域知識,並能整合運用、因應場域、對象的需求規劃課程,引導參加者在森林中五感體驗紓壓,增進健康,例如走寧靜步道學會放慢腳步。

台灣森林覆蓋率達6成,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建立森林療癒培訓平台及認證制度,今天授予第一批林業保育署認證的森林療癒師證書,共計34名,還有3000名在培訓中。

其實坊間有很多諮商師會到森林進行諮商課程、國家公園也有舉辦五感體驗課程,森林療癒師究竟為何、有何不同。

林業保育署森林育樂組科長潘德發指出,切入點不同,心理諮商師是深入案主的內心問題進行諮商,只是場域換到戶外的森林;森林療癒師是透過整合培訓習得的知識,引導參與者在森林中經由五感體驗紓壓,並增進健康。

首批取得森林療癒師認證的林家民舉例,在日本是透過眼、耳、鼻、手(觸)、吃等五感,在森林體驗紓壓;在台灣則以前三者的體驗為主。

他舉例,以都會上族來說,時間緊迫度高;他所規劃的林間散步寧靜步道課程,就會請參與者不要發出聲音地走一段路;其實這對參與者來說,起初會很困難,因為慣性上會想說話,衣物摩擦也會發出聲音。

因此,林家民說,會先請參與者深呼吸,藉此讓時間的腳步放緩下來,以及解說如何調整身體的重心,才能在森林裡安全走路,然後森林療癒師走在最前面控制速度,走過一段後,請所有人圍成一圈,分享一路上看到什麼在動、聽到什麼等體驗感受,經由這過程,喚醒「察覺」此一環節,讓參與者體驗放慢步調。

他表示,而且放慢步調後,很多人會發現,原本遇到事情會想要快點完成,然而停下慢慢做,有時更快完成。

課程目的多元,又例如,帶引參與者走入種植日本柳杉的人工林,會有昏暗處,森林療癒師會適時提到森林科學,讓參與者知道疏伐後讓光線進入,動、植物會生長得更好、生態豐富;但非如生態導覽員般側重知識的傳遞。

潘德發說明,有很多人在自然環境裏舉辦課程,而取得森林療癒師認證者,基本上專業度的均值比坊間的均值佳,因為必須完成線上、實體共計90小時課程,內容涵蓋森林療癒、森林科學、心理健康與解說、身體健康與戶外課程等4大模組的知識,並要通過測試。

接著還要能整合運用,除進行2次隨團實習,觀摩如何帶隊;並要在督導師隨團下帶團3次,被檢視是否具備整合知識規劃、執行符合場域特性、活動目的課程的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金門地院辦校園模擬法庭 學生上演訴訟攻防覺得超有趣
下一篇
好搖!台北超有感 17:45發生規模5.9地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