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池上秋收15年雲門送彩蛋 林懷民教池上孩子舞「薪傳」

本文共1413字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東即時報導

2023年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周年,也是雲門舞集5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與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邀請雲門舞集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除了雲門專業舞者演出「天光」與「霞」,林懷民更親自手把手帶領池上的國中與國小學生演出彩蛋版「薪傳」,此一創舉不論對池上或雲門、舞蹈與鄉鎮,都具有傳承的深刻意義。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表示看到眼淚都掉下來,「這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15年前,台灣好基金會來到池上,與鄉親一起打造「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將池上鄉翻飛的金色稻浪打造全世界獨一無二國家級天然劇場,既是台灣由民間獨立辦理、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節,也是台灣遞向國際最美的一張名片。

「池上專屬版──天光・霞」今天下午將舉行正式演出。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前幾天就已經抵達池上,和雲門舞者「手把手」調教池上的孩子跳「薪傳」中的「耕種與豐收」,做為此次秋收的彩蛋。他表示,近半世紀前編這支舞時,「希望小孩都可以跳」,但編出來的版本「舞者說累死了、小孩怎麼可能跳?」沒想到孩子跳「薪傳」的成績讓專業舞者「嚇一跳」。

林懷民說,台灣有「子弟戲」傳統,此次的秋收也可以視為池上的子弟戲—孩子為長輩跳舞。真正的排練只有十多次,小舞者從腳痠、下雨了就不跳,到接受挑戰克服困難要求自己,不斷要求再來一次,小孩的進步讓專業舞者不敢置信。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表示,此次池上孩子跳的「薪傳」,他也曾跳過。他在旁觀察,發現林懷民把孩子當職業舞者訓練,讓他非常感動。近年他跟國際人士談雲門,第一個問題通常是「那個稻田的舞台在哪裡」,證明秋收稻穗藝術節已成為雲門的國際名片。

鄭宗龍指出,此次雲門舞集在池上跳的「霞」是疫情期間的作品,舞者透過視訊工作,一個舞有兩個版本。此次來池上,他整併兩個版本,重新整理一齣全新的「霞」,池上演完就會到海外演出。每次來秋收,「雲門舞者收穫最多。」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表示,創立台灣好基金會之後,第一個扎根的點就是池上,「當時的夢想是希望台灣鄉村是全世界最好的鄉村」。十多年來日本,中國大陸等國的鄉村快速凋零,台灣鄉村卻慢慢看到生命力,「池上給我更大的信心。」

台灣好基金會扎根的點有三個鄉鎮—池上、潮州和南州。柯文昌表示,許多人問他是否要到其他地方,但他認為要把一個鄉鎮做成功需要時間,「畢生之年希望專注這三個地方」,也希望鼓勵更多企業家返鄉。

「秋收稻穗藝術節的舞台,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舞台。」10月7日是秋收舞台割稻的重要日子。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表示,當天清晨下了不小的雨,那幾個晚上也因為小犬颱風的風雨煩惱而不好入眠。但當天池上人土地公照拜、時間到了照樣割、照樣下田。機器下不了田,「我們的農友及所有志工齊心一同人工下田」,大概花一個鐘頭,就把舞台區全部割好。「池上秋收是大家熱烈期盼的重頭戲,我們用最虔誠的心接受全台各地來的鄉親好友們的祝福。」

秋收每年動員池上鄉親支持300名志工。梁正賢指出,2013年雲門開始培訓池上的志工。昨天許多朋友來看秋收,「看志工的比例比看台上舞者還高」。當學生有了舞台和自信,便有了令人眼亮的表現,第一年當志工的池上孩子,已有人考上醫學院,「這是很大的翻轉力量」。

「秋收的志工培訓不只培訓禮儀,而是培養對未來的自信心。」池上鄉公所鄉長林建宏表示,池上的孩子期待在一年一度的秋收展現自信,鄉親也在秋收看到池上下一代的希望,「不只是秋收帶來觀光效應而開心,更是看到家鄉的希望。」

2023年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週年,也是雲門舞集50周年。台灣好基金...
2023年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週年,也是雲門舞集5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與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邀請雲門舞集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今天舉行正式演出。圖為秋收記者會上工作團隊合影。記者陳宛茜/攝影
2023年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週年,也是雲門舞集50周年。台灣好基金...
2023年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週年,也是雲門舞集5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與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邀請雲門舞集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今天舉行正式演出。左四為林懷民,右二為鄭宗龍。記者陳宛茜/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5縣市大雨特報 南高屏慎防大雷雨
下一篇
威力彩第113036期頭獎槓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