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學全英語課程惡性循環 政大盼靠「鯰魚效應」突破

本文共823字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公告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核定的四校外,第二階段再新增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但有大學端反應,大學開設EMI課程常會陷入老師不想開、學生不想修的惡性循環,政大則分享「政大經驗」,全英語課堂上需有充足的外籍生,將英語轉變為自然的雙語,激發鯰魚效應,才有辦法走出正向循環。

大專校院雙語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重點培育學校再增三所,但有學校教授表示,近一兩年發現,推動雙語最大困境是老師不願意開授全英語課程,背後則是學生不肯修讀,發現是全英課程就退選,或實際上課狀況不佳,於是將老師教學評鑑打低分,學生不想上、老師不想開,變成惡性循環。

此外,近年大專校院聘任專任教師,多要求須具備全英語授課能力。但也有教授表示,有能力和是否上得好是兩回事,全英授課對教師而言備課時間長,初次投入要揣摩一段時間,不是所有老師都有意願。

政大國合長湯京平表示,政大現階段每學期可開設逾700門全英語課程,且政大外籍生眾,學校讓一定數量的外籍生和本土學生混班全英語課程,課堂上有外籍生互動,才能將英語轉變為「自然的雙語」,課堂上先有一批學生對英語有反應,本地生才會融入。

湯京平談到,政大期望靠外籍生激起鯰魚效應,效益會比全班都是中文母語學生生硬的聽講來得優異。但有外籍生的前提是學校要先嘗試開設足量的全英語課程,「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但激發鯰魚效應雙語才走得長久。

台科大主任秘書呂政修也表示,台大科大一期已取得重點培育學院計畫,學校栽培重點培育學院也同時規劃全校性方案,加上碩士班外籍生多,雙語課程接受度較高,會在現有外籍生基礎上逐步推展。

但呂政修也指出,台科大部分學生來自技高和普高體制,部分技高生英語能力確實需要拉拔,學生修讀全英語課程如同要承擔語言、學科雙邊壓力。為此,各院都設有課後輔導機制,學生可於課後申請一對一助教輔導,語言、學科問題均可申請;也請系上濃縮一週課程精華,提供一小時中文精要說明,方便學生課後複習。

教育部公告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核定的四校外...
教育部公告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核定的四校外,第二階段再新增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東北季風減弱北台灣3日回溫 週末全台上看30度
下一篇
國道客運運價漲定了!政府補貼2/3 北高票價最高漲36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