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小學也要國際教育 學者:全球化是事實而非選擇

本文共874字

中央社 記者陳至中新北18日電

教育部今天舉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國際教育成為焦點。學者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事實。」學校勢必要改變,強化青年的國際移動力,並學會尊重多元文化。

教育部今天在新北市舉辦112年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全台22縣市教育首長一同商討教育重大議題。今天第一場「中心議題」就安排「深化國際教育課程」,由學者、學校代表分享經驗。

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交流推展計畫主持人、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劉美慧指出,世界正在不斷改變,加上科技的發展,每天接觸的訊息量非常多,教學不能只著重在表面事實和資料收集,必須教導下一代善用AI(人工智慧),學會「如何問問題」及判斷和統整資料的能力。

劉美慧說,台灣學生未來的競爭者,並非坐在身旁的同學,而是在全世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很多工作會消失,很多重要的議題還沒浮現,因此比起傳授知識,教導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這也是國際教育的重點。

劉美慧認為,台灣學生的國際觀仍有待加強,對國際時事常流於表面或存在刻板印象。例如問近年哪一個國家難民最多?很多學生回答「非洲」,很少人關注敘利亞的難民議題。但另一方面,111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題目「多做多得」,就有考生融入難民議題思考,成為高分佳作。

劉美慧認為,國際教育應讓學生體認國際能力養成的重要性,特別是外語能力、 探究及批判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從而能付諸行動,致力於終身學習。她說,應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看到世界的風景,即便之後留在家鄉發展,也是出於自身的選擇,而非走不出去。

嘉義市文雅國小校長黃金木分享,從民國100年開始參加「台日藝術壁畫交流計畫」,和日本學校師生每月透過視訊討論,一同創作壁畫。但參加東京奧運壁畫展時,也曾被要求改成中華台北(ChineseTaipei),學生在過程中,瞭解到台灣的國際處境。

台北市蘭雅國中校長李芝安分享,校內透過外籍教師協同教學,帶領學生透過英語繪本,討論文化的差異。另外也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MalalaYousafzai)爭取女性教育權切入,探討國際間的性別議題,分析文化背景與意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彭啟明:鋒面南下影響 提防瞬間大雨強風
下一篇
南非藝術家肯特里奇個展 4日起首度登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