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走過疫情如鬼城 萬華阿公店盼轉型茶室文化街區

里長認為,萬華阿公店是台灣在地的茶室文化,「這個你無法去消滅它,但可以去輔導、管理它...」,現今廣州街側牌樓,還有地方掛的「萬華茶室文化老街」牌樓。記者林麗玉/攝影
里長認為,萬華阿公店是台灣在地的茶室文化,「這個你無法去消滅它,但可以去輔導、管理它...」,現今廣州街側牌樓,還有地方掛的「萬華茶室文化老街」牌樓。記者林麗玉/攝影

本文共996字

聯合報 記者林麗玉、鍾維軒/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自5月1日起降類,台灣經歷這三年多、一千多天新冠疫情,當時重災區萬華已恢復生氣,最早爆出確診的阿公店人潮陸續回流,但撐過這場疫情的在地業者仍嘆,「儘管現在人有回流,仍有三分之一店家歇業,要回到疫情前榮景恐『回不去了』」,盼市府能給予業者更多輔導協助,讓台北市這個萬華特有阿公店茶室文化,及周邊產業鏈能化危機為轉機。

走過疫情這三年多,下午的萬華廣州街巷弄「九間仔」,是過去阿公店最密的一條巷弄,不少茶室已有客人,店家卡拉OK唱歌聲瀰漫整個巷弄,有店家則是老顧客直接坐店門口泡茶聊天;也有更多店家小姐坐店門,看著來來去去的路人拉客。

「我從小在萬華長大,疫情時整條街根本沒半個人,宛如鬼城....」、「有店家因確診,光顧客、小姐、員工就死了十個人 .....」,萬華飲酒店業協會總幹事潘炳榮回想疫情當時的阿公店仍餘悸猶存,「我在萬華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這麼慘過....。」

撐過這場新冠疫情,萬華阿公店在地業者仍嘆,「儘管現在人有回流,但仍有許多店家歇業...
撐過這場新冠疫情,萬華阿公店在地業者仍嘆,「儘管現在人有回流,但仍有許多店家歇業,要回到疫情前榮景恐『回不去了』」記者林麗玉/攝影

阿公店的特色就是每次消費只要幾百元就夠,消費者多是老人或勞動階級,還有三四個人湊一桌,一個人早上50、100元就可以來聊天,現在疫情過了、生意慢慢回流,但與疫情前相比,許多店家嘆「現在生意也頂多只打平而已」。

本是阿公店生意最好的時段,有的店家雖開門復業,但店門口三兩阿姨坐著等客人來,有的則是老闆站在櫃檯整理物品,現在的阿公店華西街區,每走兩步,總有店家大門深鎖,還有的店門口堆滿了雜物垃圾,有店家不是把招牌拆除,就是掛上大大招租看板。潘炳榮嘆,剛開始疫情爆發時,大家以為只是停業兩三天,沒想到一停就是大半年,還有些店到現在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開,「恐怕真永遠開不了了」。

「阿公店真的不是破口...」,當了16年青山里里長的李昭成說,先前有人把阿公店視為疫情破口,但病毒絕不是從阿公店來的,他認為趁這次的疫情危機,可以是阿公店這個萬華特殊茶室產業的轉機。

「曾有民代說把阿公店打造成『台版歌舞伎町』,當時所有居民都反對....」,李昭成說,其實阿公店產業只需要協助,不需要冠上「華麗外衣」。

李認為,萬華阿公店是台灣在地的茶室文化,「這個你無法去消滅它,但可以去輔導、管理它...」,如同廣州街側牌樓上寫著「萬華茶室文化老街」,走過這一次疫情危機,盼政府透過管理輔導,讓全台各地類似的性產業聚落能有「去汙名」的轉機。


延伸閱讀

隱藏萬華阿公店歡笑聲後....每一段故事都令人鼻酸

萬華阿公店當年榮景 熱炒、外送工、柑仔店自成產業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屏東檸檬進入產季 農民憂颱風延遲性災害恐減產、價跌
下一篇
太魯閣國家公園難修復 沒有開放時間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