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一顆蘋果救台灣的時代已過去?

科技趨勢主流逐步轉移到AI應用,過去一顆蘋果救台灣的時代似乎逐漸已成為過去式。 路透
科技趨勢主流逐步轉移到AI應用,過去一顆蘋果救台灣的時代似乎逐漸已成為過去式。 路透

本文共89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隨著近年來智慧手機、筆電市況疲軟,加上蘋果的利潤愈來愈低,包括可成(2474)、緯創等台廠都逐漸淡出蘋果供應鏈,加上科技趨勢主流逐步轉移到AI應用,過去一顆蘋果救台灣的時代似乎逐漸已成為過去式。

以可成為例,剛切入iPhone機殼供應鏈時,毛利率動輒45%至50%,但隨著蘋果陸續扶持陸系手機機殼供應鏈,在市場削價競爭下,可成毛利率掉到僅2字頭,為了不淪為紅海市場,可成最終在2020年選擇退出。

不光是可成,包括和碩集團旗下鎧勝以及代工大廠緯創,也因為類似的原因陸續退出iPhone供應鏈,只是這二家業者與蘋果分手的方式較為和緩,可成則是「壯士斷腕」,直接出售旗下iPhone機殼生產基地給陸廠藍思科技。

蘋果供應鏈利潤微薄 

AI應用橫空出世前,台廠就警覺到蘋果iPhone訂單的利潤正快速下滑,但礙於當時...
AI應用橫空出世前,台廠就警覺到蘋果iPhone訂單的利潤正快速下滑,但礙於當時尚未有新的科技主流能取代,因此都忍痛接單,承受陸廠的削價競爭。 (聯合報系資料庫)

業界人士表示,目前iPhone機殼的利潤恐怕只剩下1字頭,相較全盛時期的40%至50%毛利率相去甚遠,反觀AI相關的毛利率至少在3字頭,不僅毛利率高,單價也高,因此許多關鍵零組件業者都積極搶進,科技主流的改變,也正影響蘋果供應鏈的變化。

業界人士指出,早在AI應用橫空出世前,台廠就警覺到蘋果iPhone訂單的利潤正快速下滑,但礙於當時尚未有新的科技主流能取代,因此都忍痛接單,承受陸廠的削價競爭;如今AI應用火熱,台廠若在蘋果鏈無利可圖,勢必加速「脫蘋」,轉頭擁抱AI市場,緯創正是一個例子。

蘋果影響力式微概況
蘋果影響力式微概況

法人表示,蘋果供應鏈一直是過去台廠發光發熱的關鍵,但如果毛利率愈來愈低,或許盡速轉換戰場也非壞事,因此擠入蘋果鏈不必高興太早,而退出蘋果鏈也不必過於悲觀,唯有公司本身的營收、獲利持續成長才是正道。

AI 成為吸金焦點

另一方面,市場資金及鎂光燈焦點都悄悄從蘋果供應鏈轉移到AI市場。若以近一年的交易日看,輝達(Nvidia)的漲幅高達近200%,反觀蘋果股價則無動靜,而台股多檔AI供應鏈的漲幅也遠高於蘋果供應鏈,顯示出蘋果對市場資金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蘋果唯有跟進AI市場,或在AI市場進行顛覆性的創新,才有機會重回榮景,供應鏈也才會被市場再次關注,因此今年iPhone 16發表會的內容將相當關鍵,是否會積極導入AI應用,吸引消費者埋單,外界都在等著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聯電最強財務長洪嘉聰 如何幫矽統配發股利掛保證?
下一篇
記憶體模組廠十銓 2024年首季每股賺4.1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