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3字
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昨(12)日大動作舉行記者會,宣布攜手經濟部、工研院合資成立鋰電池材料公司萬溢能源,創下國內電池產業首樁產、官、學三界共同投資案,也是政府進軍能源產業,從原先低調的態度,轉向積極攜手台廠,劍指高達千億美元的全球電動車龐大商機。
萬溢能源今年目標在大立光台中廠房內建立試產線,初期規劃年產能24噸,力拚明年送樣,預估2026年產能將擴大至600噸,供應給國內外電池芯業者,搶攻電動車電池商機。
大立光總經理黃有執昨日指出,與工研院成立萬溢能源,目的是切入綠色能源領域。
看好鈮酸鈦負極材料快速充放電的特性,對未來導入產品應用有高度信心,總裁林耀英的化工背景對相關產業有濃厚興趣,促成這件三方合作案。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則表示,經濟部近五年投入約10億元科研經費,投入快充電池、固態電池、綠色低碳製程等三領域研發。此次萬溢能源核心技術為鈮酸鈦負極材料,可讓鋰電池5分鐘就充飽電,且具備20年的超長壽命及高安全性,相當具有競爭力。
邱求慧進一步表示,大立光結合工研院技術團隊成立萬溢能源,可望優先應用於高容量動力電池市場,希望提高台灣在全球鋰電池產業的競爭力,為台灣鋰電池產業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萬溢能源資本額約5億元,其中,大立光投資4.5億元,握有九成股權並占一席董事席次,而工研院也有一席董事。
萬溢能源董事長陳金銘指出,待今年試產線建立完成後,明年起將積極送樣,後年開始擴大產線,估2026年時,營收規模上看10億元。
針對萬溢能源核心競爭力,陳金銘表示,有別於市面上的鋰電池石墨材料,萬溢開發的鈮酸鈦(TNO)負極材料,能大幅縮短充電時間,而且能延長鋰電池的壽命,滿足快充巴士、儲能系統、混合動力車、堆高機等市場需求,搶攻全球電動車與儲能市場上千億美元龐大商機。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