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三路衝刺mRNA藥物

本文共1013字

經濟日報 楊靜仁

目前國內生物製藥產業以大分子蛋白質藥物為主流,無論是新藥標的開發,或是生產製造技術都已漸成熟。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大分子蛋白質藥物追不上疫情變化速度,使其他型態生物製劑藥物脫穎而出。其中最受矚目的為mRNA類型疫苗,以BNT疫苗為例,在僅僅十個月的時間內,從藥物設計、臨床試驗到生產製造。

mRNA核酸藥物在全球知名度大開,其容易設計且可快速產製的特性,是精準醫療應用上的利基優勢。

核酸藥物療法應用廣泛,包含癌症、感染性疾病、遺傳疾病的治療,亦可應用於再生醫學與基因編輯,極具潛力。根據QYResearch調查的數據顯示,2021年在疫情影響下,全球mRNA新冠疫苗銷售約19.2億美元,預估2027至2032年mRNA疫苗與治療藥物將以33.4 %的複合年成長率增加。此外,由新冠疫苗與其他mRNA藥物在臨床試驗上顯示,在劑量、效力、安全性與生產製程上皆具相當優勢,因此全球mRNA疫苗與藥物的市場預期將大幅成長。

mRNA規模生產製程技術整合
mRNA規模生產製程技術整合

mRNA核酸藥物的發展主要可分成三大方向,mRNA藥物標的研發、相關修飾核苷酸與脂質關鍵原物料以及規模化量產技術。

目前國內mRNA核酸藥物產業大多屬於早期開發的階段,經濟部技術處為加速產業進程,以科技專案支持生技中心研發,積極布局下世代新穎mRNA核酸藥物開發與量產。

mRNA核酸藥物可應用在不同的疾病領域,除可針對新冠肺炎大規模的流行性傳染病外,亦可已針對癌症、遺傳與代謝疾病。因每種疾病族群人口數不同,故在生產製程上必須考量其生產規模,以對應不同疾病年生產量的需求。

彈性的生產製程,以少量多樣因應個人化的醫療或是罕病;少樣多量因應大規模流行性感染疾病或是癌症等,是生技中心正在開發的製程策略,將以此雙軌的製程生產方式,涵蓋國內外不同需要的疾病領域。

在科技專案投入下,生技中心已建立標準化mRNA疫苗製劑規模量產製程技術平台,以線性規模化的方式進行製程放大至試量產生物反應器,達到可技轉CDMO廠之放大技術。從質體DNA生產、mRNA酵素反應到LNP奈米微粒包覆技術,建立完整的製程技術,包含各階段的層析純化方法與產品品質分析檢測方法,同時亦開發mRNA生產時需要的關鍵酵素生產製程與品質檢測方法。

未來經由技術轉移,將能提供國內CDMO完整的mRNA核酸藥物產製技術以補足國內產業缺口,並推動關鍵原料國產化,完整國內供應鏈能量並帶動相關產業。

(作者是經濟部技術精準健康技術研發與創新應用推動計畫團隊成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長榮航勤釋善意 每人加發4萬、過年出勤還有獎金
下一篇
材料-KY去年現增案市場作文章 股價連二黑...董座王克璋無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