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湧1.25兆解約潮,都是儲蓄險保單「獲利了結」!專家:想賺利差卻不見得划算

遠見雜誌 文 / 黃健誠
Unsplash by Headway。

一年來,聯準會暴力升息讓利率攀漲,不少保戶解除保單、轉投殖利率更高的金融商品,台灣壽險業也因此驚傳去年解約金額高達1.25兆。究竟,保單解約合理嗎?保戶該怎麼做?

從2022年第三季開始,有多家壽險公司因淨值比跌破3%警戒線,近而引起令民眾恐慌的「淨值危機」,而起因源自在升息階段中,因債券價格大跌,重挫壽險公司持有資產價格。

雖然在資產重分類後,淨值危機有所緩解,但今年以來,隨著保險業2022年總保費收入等數據的揭露,又再次引起社會注目。

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2022全年保單解約金額為1.25兆,年增高達39%,總保費收入則從2021年的2.97兆下滑至2.1兆。如此大量的現金流出,讓民眾對壽險業的流動性產生更多疑慮。

保單結構「重儲蓄、輕保障」,保戶逐利而居

為何2022年一陣暴力升息,會讓保險業浮現危機?

有壽險公司主管表示,台灣的保險業發展只有短短數十年,多數時間歷經降息,卻少見升息階段。因此資產配置的規劃,在短時間內無法因應大幅升息的衝擊。

去年保單解約潮創下史上新高,甚至造成保費收入與保險給付「入不敷出」的現象,這是由於過往保險商品結構多為「重儲蓄、輕保障」。過去在低利率環境時,民眾看準利率較高,傾向將錢拿去買類定存商品,諸如外幣利變型保單。

不過,在2022大幅升息之後,美國十年公債殖利率超過4%,有更多金融商品的利率高於這些舊保單。因此引發部分民眾將保單解約,投入殖利率較高的美債或是相關商品中,產生去年高達1.25兆的保單解約潮。

有業務員坦言,去年下半年確實感受到一波解約潮,經常接到保戶探詢解約的電話。解約潮通常都是已還本的儲蓄險保單「獲利了結」,許多保戶在解約後,投入連結美債、可月配息的投資型保單。

壽險公會:解約潮已過、壽險業流動性無虞

對於去年的保單解約潮,近而引發外界對壽險業流動性的疑慮,壽險公會也發出聲明表示,今年壽險業解約金已大幅減少,且1到2月的保費收入大於保險給付。此外,壽險業坐擁逾31兆投資資產,從投資收益亦或是穩定性高的利息收入來看,斷言淨保費收入「入不敷出」言過其實。

截至2022年底,壽險業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位約1.1兆元,較去年第三季增加26%,反映壽險公司因應去年下半年的解約率上升,已採取積極行動,快速拉高現金水位,以此確保流動性無虞。

解約美元保單「逐高利」划算嗎?專家:先注意費用成本

去年湧現保單解約潮,但解約以逐高利,恐怕得不償失。

理財專家郭莉芳提醒,保單解約前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撇除一年期、兩年期的躉繳保單不談,一般儲蓄險最短為6年期,但在前4~5年,大多拿不回總繳保費,而去年的解約潮多有來自過去在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約27、28元低點進場的保戶。

從匯率的角度觀察,可能有些保戶認為美元保單解約後換回新台幣,有超過一成的匯差空間。而從債券投資角度來看,有些保戶解約保單的理由是,想再拿去投資美債、公司債ETF、投資等級債等商品,賺這一波4%以上的殖利率。

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購買任何保單之前,本來就應注意費用成本,儲蓄險解約在期滿前解約,有時只能拿回7、8成的保費,不見得划算。

因此在解約保單前,仍需釐清當時購買保單的理財目的,若有像退休規劃、子女教育金等明確中長期目標,就不適合搶搭解約潮。因為市場不斷變動,誰也無法保證保單解約後,轉投資另一項金融商品,是否還能達成原先所設定的目標。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