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貨櫃海運價掀新一波漲勢 八家業者5月起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

提要

八家業者5月起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 長榮每40呎櫃增2,000美元、陽明1,000美元

長榮海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長榮海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921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貨櫃運價漲勢再起,全球知名海運公司包括長榮海運在內有八家喊漲,5月要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GRI),其中,長榮(2603)、達飛等六家預計5月1日起每40呎櫃加收2,000美元,陽明 (2609)跟ONE則是加收1,000美元。

法人指出,各大航商如果5月順利加收GRI,根據當前運價推估,美西漲幅最少三成、美東的漲幅也有23%以上,進一步推升長榮及陽明等貨櫃輪公司全年獲利表現。

物流業者分析,GRI的喊漲金額不一定會全部漲足,不過,這也代表著貨櫃輪業者有漲價的底氣,也不願意接受低運價,現在的運價有望獲支撐最新一期的貨櫃輪市場現貨價,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為3,205美元,周跌3.11%;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4,179美元,周跌4.12%。

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指出,全球貨櫃輪市場運價較去年好,陽明海運有信心營運可以維持在獲利水準之上;不過,這樣的高運價會持續多久真的沒有辦法預測,戰爭的不安因素恐會波及到全球經濟發展,必須隨時注意市場變化,只能且戰且走,隨時調整布局策略。

鄭貞茂認為,紅海危機造成大多數船舶前往歐洲都必須繞道好望角,對整個貨櫃輪的供應鏈一定會有相當程度的衝擊,但影響的時間有多久沒有辦法預測;目前中東地緣政治升溫議題,年底還有美國總統大選,對於今年全球經濟變化,還是要維持一個審慎的態度。

法人分析,4月及5月GRI的喊漲,有助於北美長約合約的談判,隨著運價維持在高檔盤波動,隨著業界對於運價看漲的態度,北美長約的談判漲定了, 傳出願意調漲的客戶簽約量比去年少,然而價格都較去年合約約漲一倍。國內的長榮、陽明及萬海獲利也會跟著好。

長榮、陽明及萬海受惠於今年第1季運價反彈,營收都有出色的表現,長榮海累計第1季的營收為886.31億元,年增32.63%。陽明第1季的營收為438.01億元,增幅為18.53%。

其中,法人看好還是最看好長榮全球船班、貨櫃調度能力領先其他同業,預估長榮2024年稅後純益上看567.8億元,每股純益有望衝到26.58元。陽明第1季就會擺脫去年第4季虧損,隨著紅海危機影響將延續到第3季旺季,陽明全年EPS有望達5.19元。


延伸閱讀

全球 ESG 的需求擴大 節能船躍搶艙新標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長榮航勤釋善意 每人加發4萬、過年出勤還有獎金
下一篇
陽明:貨櫃輪前景比預期好 董座強調市場仍存在供過於求問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