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自由行/餐飲、汽車題材 下半年有看頭

經濟日報 朱晏民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由於今年來美國經濟展現強於預期的韌性,加上生成式AI橫空出世帶來相關科技股的價值重估(re-rating),股市上半年表現優於預期。

雖然總經面的風險並未消失,且短期基本面亦無明顯好轉跡象,但因衰退的時間點難以預估,在有更多證據顯示經濟將立即進入衰退前,因短期仍有支撐股市的一些有利因素,包括美國區域性銀行業流動性危機暫解、生成式AI帶動相關科技股的價值重估、企業獲利好轉等,投資人可能持續忽略短期的基本面利空,包括今年的獲利衰退,期待下半年至明年的復甦,目前市場預估,明年台股與美股企業獲利將分別成長24%與10%。

然而,衰退可能只是被推遲,可能到2024年上半年,而非完全避免。經濟的韌性意味著美國聯準會將不得不將利率維持較高水平。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具滯後效果,其累積的後果最終會惡化勞動力市場,並對消費和投資產生影響。

偏高的估值、緊縮的貨幣環境和潛在的衰退,仍對中長期的股票投資仍然不利。我們觀察到美國過去一段時間最強勁的消費,近來已有轉弱的跡象。

零售銷售年增率持續放緩,顯示過去二年多來高於長期趨勢線的消費暴漲,終因超額儲蓄逐漸耗盡而逐漸走疲。

展望未來,密大消費者預期指數近期也已向下,這當然也讓未來消費動能面臨下行的壓力。而從企業端的角度來看,近期銀行對商業地產貸放大幅收緊,而商業地產價格也大跌,可說是整個銀行貸放緊縮的縮影。

不只從實際的貸款成長放緩可以看到這個趨勢,從企業在法說會中提到「信貸緊縮(credit crunch)」的頻率達到11年來新高,也可感受到這個氛圍,只是當前市場似乎仍沉浸在AI題材帶來的樂觀情緒,而忽略此一不利因素。

此外,製造業其實仍處下行,無論從工業生產、製造業新訂單減存貨、核心資本財訂單皆顯示一樣的趨勢,因此恐怕未必會實現市場所預期的「下半年就反彈」那麼樂觀的情境。因此,進入下半年,投資人在投資上仍須隨時保持警覺,並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逐漸轉為防禦型策略,聚焦大型股與防禦股的投資主軸。

台股方面,在AI題材支撐供應鏈持續進行價值重估下,表現可望優於國際股市,而庫存去化與新品備貨將支撐製造業下半年迎來庫存回補,加上基期效應將推升獲利成長,季節性行情可期。

台灣因生為半導體與伺服器生產重鎮而明顯受益於AI浪潮,相關族群包含IC設計服務、晶圓代工製造、雲端/資料中心、ABF、先進封裝等將持續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另外,台灣在疫情期間因廠商獲利大增但消費受抑制,因此累積逾4.6兆元的超額儲蓄,而台灣防疫管制放寬與邊境重啟均晚於歐美市場,因此推動國內消費復甦的利多因素,包括可支配所得攀升與就業市場改善等可望延續至下半年,持續帶動餐飲、汽車等內需股業績成長。

(作者是凱基投顧董事長)

投資 AI 科技股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