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自由行/不宜追高 股價拉回再承接

經濟日報 李學詩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在春節長假前,散戶為避險,融資一路減持,在元月封關前減持了146億元,融資餘額達到低點1,511億元附近,顯示本土散戶規避長假風險及資金成本心態。由於長假前的低成交量,也可推算出本土法人機構應該也偏向保守心態,但是外資反而逆勢增加持股,從外資現貨籌碼不斷增加可以研判,外資對於春節長假並不擔心,反而顯示外資在全球角度下認為未來行情可為,果不其然,外資成為開紅盤以來,台股反彈的最大受惠者。

金融市場總是變幻莫測,短線股價走在景氣之前,2月因為長假壓力釋放,台股指數初次克服年線,完成第一階段反彈,目前上市櫃公司正陸續公布去年第4季季報及今年第1季展望,產業庫存落底時間不一,以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訊息來看,高階TV及NB在3月有急單,故高階驅動IC及高速傳輸個股第2季庫存有可能恢復正常,然在手機、成衣、運動鞋類及高爾夫球頭類則在消化庫存當中,產業庫存消化分歧,在選股上,更顯複雜。

外資今年以來強力買超,導致部分個股幾乎觸及年度目標價位,短線過熱且資金輪動極其快速。在國際股市方面,有多位美國聯準會(Fed)官員發表談話,近期官員多發表鷹派談話,在美股漲多情況下,留意短線降溫。建議投資人可以技術指標日KD值落底,作為再次進場的參照時機,長線的架構目前仍未改變,即是今年上半年為企業消化庫存時期,下半年企業稍恢復元氣,明年產業回歸正常軌道,由於第1季企業業績仍未回穩,股價波動依賴國際股市氛圍而定,建議投資人不追高,靜待股價適度拉回後再承接。

近年來,由於全球持續關注減碳淨零,從聚焦高汙染高碳排產業再到產業轉型,綠色投資未來將深具潛力。近年金融業的企業社會責任也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永續金融已逐漸成為顯學。去年3月我國發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藍圖」,9月金管會也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主管機關持續聚焦淨零,並著手推動金融業營業活動的永續資訊揭露。

我們在2018年正式投入ESG的研究領域,於2020年推出台灣首套為投資人量身打造的SinoPac+企業永續評鑑系統,結合永續會計準則SASB與在地化設計,並委請資誠永續發展公司(PwC)諮詢評鑑方法學,目前評鑑已涵蓋逾350家上市櫃企業, 同時朝向綠色商品的開發與協助建立符合法規的永續投資流程。(作者是永豐投顧總經理)

永續發展 外資 投資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