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部位龐大…壽險業外匯避險難解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一名保險學者表示,「對壽險業進行調查,最迫切需解決的問題一定是外匯避險。」國際會計準則著重攸關性與可比較性,攸關性是指「提供重要資訊」,可比較性則是「財報不因行業有所差別」,但實際上行業就是有差別,沒有一個行業像壽險業,有這麼龐大的部位擺在海外。

金管會近日鬆口,壽險調降外匯避險可以討論,保險專家認為,會計的主要目的是描繪經營現況,若壽險業放在海外的資產面沒有要兌回,是否可比照現行的AC(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歸類為持有到期的領息資產,例如債券,可不避險;但此舉需重新訂定會計準則、難度較高。另一個方式為擴大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裡提存及沖抵的「樓地板」規定。

學者表示,有風險、就得避險,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就必須遵守,是無法替壽險業「解套」的理由。不過,壽險業者每年得付出龐大外匯避險成本,就像「躺在床上一直滴著血的病人」,過去十年花費1.2兆元的避險成本,長期下來會讓壽險業的體質愈來愈差。

避險 壽險業 會計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