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夫專欄/為什麼日本威士忌這麼貴?

經濟日報 專欄作家 / 邱德夫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約莫在4、5年前,網路上傳來一陣撻伐某日威品牌的聲音,而且不分中西、罵聲一致,原因是這間酒造在平成27年(2015年)才拿到威士忌製造免許,卻已經推出了8年、12年以及18年的裝瓶,酒標上大大的漢字寫著品牌名稱,並註記Made in Japan。

有趣的是,幾個國際烈酒競賽都曾頒予它不同的獎項,《威士忌聖經》甚至在2021年將「年度日本最佳單一桶」頒發給它,顯然風味上確有其不凡之處,那麼眾口批判又為了哪樁?

綜觀全球,台灣絕對是極度成熟的威士忌市場,不過一般人對威士忌的認知卻也極度偏狹,例如我們熟悉並喜愛的威士忌主要產自蘇格蘭,其中又以單一麥芽威士忌為最大宗,以致一提到威士忌,可能立即腦補成「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而後以蘇格蘭的規範定義去評論。

但由於各國發展威士忌的歷程不一、環境有別,法規上自然有其差異。以「日本威士忌」而言,現行規定源自於稅法,又處處保護燒酎地酒,因此不像蘇格蘭有許多製作上的規定而顯得較為寬鬆,甚至只要在無色無味的中性酒精中加入10%我們認知裡的威士忌,便可以標上「日本威士忌」等字樣。

因此純粹就「法」而言,那個被口誅筆伐的品牌其實一點問題也沒有,但問題在於,由於日本威士忌在近10年價格飛漲,所以拿不是100%日本生產的威士忌,假「日本威士忌」之名來銷售,雖然合法,但並不是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從風味上去判別何者為日本威士忌、何者又不是,再怎麼辯解都有欺瞞之嫌。

確實,近年來日威的知名度達到巔峰,日威的價格也讓人瞠目結舌,不過在10年前大概沒有人能夠預料。回顧歷史,當全球威士忌產業於1970、80年代進入大蕭條的時候,日威同樣受到牽累,國內的銷售量在1983年後巨幅下滑並一路探底,到了2007年,平均銷售量僅及高峰期的1/5左右。面臨這種長達24年的淒慘景況,酒廠只能一方面減少產量來樽節開支,一方面則是想辦法賣掉手中存酒,假如底子不夠深厚,就只能關燈熄火,打烊出局。因此在這段時期,只剩下三得利和日果兩家公司維持生產,不過據說在2002、2003兩年間也只有在星期一生產,其他時間員工大概只能放無薪假吧!

日本威士忌大蕭條。 圖/邱德夫提供

既然國內賣不動,就必往國外推,只是當時無人識得日本威士忌,唯一的辦法就是送去參加國際烈酒競賽,與其他國家的威士忌一較高下。最早是余市10年,2001年獲得《威士忌雜誌》頒發的Best of the Best,而後是輕井澤12年,在2002年獲得「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競賽IWSC」的金牌,接著響30年、山崎18年、竹鶴21年等,不斷的在各大烈酒競賽中斬獲大獎,逐漸的打響了知名度。

隨著全球威士忌產業的復甦,日威的銷售量從2007年觸底反彈,但也不是V型反轉,而是緩步上升。我的好朋友告訴我,當時台灣的消費者根本不認識日本威士忌,不到千元的山崎12年乏人問津,他必須挨家挨戶的推銷。但威士忌是一種很特殊的產品,蒸餾完成後仍須靜心等待橡木桶熟成,並無法立即銷售,因此在景氣下探近1/4個世紀之後,本來就不多的庫存逐漸被消耗,很快的面臨無酒可裝的窘境,等到有遠見的酒專好意提醒我山崎12年、余市20年等酒款都快要停產時,由於四處依舊可見,我絲毫不在意,結果扼腕至今,因為今日山崎12年的價格已飆漲5倍之多。

已經消失的日本威士忌酒廠。 圖/邱德夫提供

以後知之明來看,日威最大的轉折應該發生在2014年9月,當時日本NHK的晨間劇《阿政與愛莉》開播了!突然之間,全日本都認識了「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效先生,感動於異國戀情之餘,也忙著將貨架上的余市年份款,無論是10年、12年、15年或是20年全部掃下,接下來宮城峽、山崎、白州等有酒齡標示的日本威士忌通通消失不見,日本威士忌正式進入有錢也買不到的戰國時期。

山崎55年。 圖/邱德夫提供

這就是日威價格飛漲的主要原因,純粹是供需失衡。我手中一瓶山崎單一桶The Owner's Cask,2007年的售價是1,800元,2022年羅芙奧春拍的落槌價加上傭金,買家必須付出154,700元才能將這支酒請回去,也就是我10多年前買價的85倍!變本加厲的是,輕井澤、羽生這幾間關廠酒廠所剩無幾的存酒,也進入拍賣市場,常常是當期拍賣會的最高峰,輕輕鬆鬆的就能破百萬;而稀有的高年份款更不得了,一支山崎55年在2020年的香港邦瀚斯拍賣會上拍出了620萬港元的天價,約合新台幣2,300多萬,叫人無法置信。

羅芙奧拍賣結果。 圖/摘自羅芙奧官網

漲翻天的Owners Cask。 圖/邱德夫提供

在此種時代背景下,許多陌生的酒款紛紛冒出,最大的特徵便是酒標上的漢字或日本意象圖案,讓嚮往神秘東方的西方人產生幻想,甚至也誤導某些不熟悉日威的酒友。但如果詳細查考,便能夠發現這些酒廠若不是不具蒸餾執照,便是剛剛取得,顯然瓶中物並非由酒廠所製作。由於這些裝瓶完全合法,因此問題的癥結明顯指向法規不足,而釜底抽薪之計就是修訂法規。

為了反轉被人口誅筆伐的「偽日本威士忌」現象,「日本洋酒酒造組合」於2018年起開始檢討日本威士忌的定義,而後在2021年訂定了新規範,從當年的4月1日開始實施,但對於已經上市的品牌給予3年緩衝期,也就是到了今年的4月1日,所有加入酒造組合的酒廠都必須遵循新規範。基本上,新規範從原料到製作方式大多依循蘇格蘭法規,但是在熟成階段使用的是「木桶」而非「橡木桶」,這一來就多了許多彈性,因此就我所知,栗木、櫻花木、相思木等各類木種都有酒廠在實驗,未來的成果很令人期待。

雖然「日本洋酒酒造組合」不是官方機構,不過三得利、日果、富士御殿場和信州等幾間喊水會結凍的大廠都在組織內,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如果能如傳言一般修訂成法,那麼將更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了。根據《日本威士忌年鑑2023》,裡面刊載的蒸餾所已有76間,而日本國稅廳發出的製造免許更多達160餘張,顯然日威產業正蓬勃發展。不過這2年剛好面臨經濟不景氣,缺工缺料問題全球蔓延,威士忌不算民生必需品,為了搶食大餅,未來很可能形成淘汰賽,是不是因此而有機會買到價格親民的日威呢?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圖/邱德夫提供

邱德夫

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Keeper)、威士忌專業作家,著有《新版威士忌學》、《酒徒之書》及《美國威士忌全書》,並長期於《財訊》《威士忌雜誌》撰寫專欄,主持Podcast《酒徒之聲》及擁有Youtube頻道《威士忌鎮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