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尼‧馬格利特的藝術與生平十大要點

佳士得 文/佳士得
雷尼·馬格利特,1965年。© Duane Michals,鳴謝DC Moore畫廊。 圖片來源/佳士得提供

1|藝術家早年生活鮮為人知

雷尼·弗朗索瓦·吉蘭·馬格利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1898-1967)出生於比利時萊西恩(Lessines),其父是一名裁縫兼面料商;其母於1912年投桑布爾河自盡。

四年後,馬格利特在比利時步兵部隊短期服役,後來在一間牆紙工廠任製圖工人,隨後入讀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1924年起,他開始在布魯塞爾以自由美術設計員的身份工作。接下來五年間,他為多位客戶創作廣告,包括一個比利時時尚品牌及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等。

若你曾在街頭偶遇雷尼·馬格利特,大概會把他錯認為一個普通的比利時中產階級男子。的確,他後來戴上那頂舉世聞名的圓頂禮帽,正是由於那是比利時普通職員的標準搭配。

雷尼·馬格利特(1898-1967),《光之帝國》,1949年作。油彩 畫布。19⅛ x 23⅛ 英寸(48.5 x 58.8 公分)。此作於2023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中售出...

2|1927年,他慕名前往超現實主義的國際中心巴黎,卻感到令人窒息的氣氛

馬格利特來到巴黎後,經人介紹認識了不少超現實主義作家、藝術家及相關人物,尤其是這一藝術運動的領軍人物安德烈·布雷頓(André Breton)。超現實主義藝術本該無拘無束,但布雷頓卻循規蹈矩,一絲不苟。在法國,超現實主義者醉心於探索無意識和潛意識概念,而馬格利特的想法則大相徑庭,我們身處的這一世界向我們提出無數謎題,而馬格利特致力於尋找那魔幻而神秘的答案。

在妻子若爾熱特(Georgette)因佩戴十字架項鍊而被公開嘲諷後,馬格利特果斷攜妻子離開巴黎,回到更加熟悉的比利時超現實主義圈內。

3|他將語言運用於畫作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那句「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個煙斗)

自1920年代起,馬格利特開始探索文字和聲音與概念和物品間的隨機關係。他是最早開始探究標誌與意符概念的藝術家之一,一部分畫作更探索認知的主題。

馬格利特於1929年完成的知名畫作中,一個煙斗下方赫然寫著一行字:「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個煙斗),將認知推向極限。當然了,這是一幅畫而不是一個煙斗——所以此作題為《形象的叛逆》。

4|馬格利特邀請觀者進入自己的奇幻劇場,這是此前從未被發現的現實

藝術家在一生創作中累積了許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案與意象,並在畫作中以多種不同方式組合——蘋果、雞蛋、岩石、鳥兒、圓頂禮帽、雨傘、杯子、藍天白雲等等,都是他筆下常見的形象。

雷尼·馬格利特(1898-1967),《金銀島》,1945年作。油彩 畫布。23¾ x 31⅝ 英寸(60.3 x 80.4 公分)。此作於2023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中售出,...

在馬格利特多幅畫作中,物體都處於轉化過程中,藝術家將其由一種向另一種狀態轉化的瞬間定格在畫面之上。

馬格利特曾經解釋道:「創造新事物、改換已知事物;改變特定事物的實質:例如木質的天空;將文字與圖像聯合;為事物取一個不恰當的名字……在半睡半醒間一瞥的特定幻覺,這些都是讓事物不再流俗而轟動絕妙的方式,並因此在內部意識和外部世界中建立起深刻聯繫。」

5|他的「親和力的選擇」哲學來自夢醒之後

自1930年代起,馬格利特開始嘗試為特定「問題」尋找「答案」。這些問題來自各式各樣的物體,他因此得以挑戰並重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常見元素。他一直醉心於此類問題,直到醞釀出一個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圖像。

他的這一哲學方法來自1932年一次夢醒之後。在沉睡後的半清醒狀態下,他向屋內的鳥籠望去,但看到的卻不是鳥籠中的鳥兒,而是一個雞蛋。這次「美妙的誤會」令藝術家得以領悟到「一個令人驚奇的全新詩意秘密」,他本人如此承認道。

從此之後,馬格利特的藝術開始尋找相關事物間未知未覺的「親和力的選擇」,成為延續其一生的創作主題。他希望找到事物間隱藏的詩意,並藉此「高聲呼喊」出其內在含義,促使觀者擺脫驕傲自滿的心態。透過在鳥籠中描繪一個雞蛋,「鳥兒的問題」得以解決;而在門上畫出一個無形的洞,則對「門的問題」做出回答;「樹與樹葉」的關係亦如是,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雷尼·馬格利特(1898-1967),《心弦》,1960年作。油彩 畫布。44⅞ x 57½ 英寸(114 x 146 公分)。此作於2017年2月28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英鎊14,441,34...

2017年佳士得以1,440萬英鎊的價格拍出《心弦》(1960年作),此作中馬格利特將一個空杯子置於一片雲彩之下,杯子一般用於盛裝液體,而畫中的杯子滿載白雲,解決了「雲彩的問題」。在此作中,水便是將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相連的「親和力的選擇」,畫中無水,卻令馬格利特得以將事物以奇詭方式結合起來。

6|他創作出許多標誌性圖案題材,一生中不斷回歸此類主題

馬格利特一生最愛的主題之一便是威風凜凜如雄鷹般恢弘的山脈景象,1938年所作的《阿爾海姆的莊園》便是這一主題首幅以油彩創作的畫幅。1938至1962年間,藝術家以同一主題繪成九幅畫作,足見其對馬格利特的強烈吸引力。

《阿爾海姆的莊園》於2017年2月在佳士得拍場亮相,取得10,245,000英鎊的耀眼佳績。畫作曾經為偉大的英國藝術贊助人及超現實主義知名藏家愛德華·詹姆斯(Edward James)收藏。

雷尼·馬格利特(1898-1967),《尋常之處》,1964年作。油彩 畫布。39⅜ x 31⅞ 英寸(100 x 81 公分)。此作於2019年2月27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英鎊18,366,2...

馬格利特另一為人熟知的主題便是以戲劇構圖方式呈現傳統肖像畫作,彷彿以艾雪(M. C. Escher)的錯覺透視風格予觀者以錯愕之感——例如《尋常之處》中戴著圓頂禮帽的人物,此作於2019年在佳士得售出,成交價英鎊18,366,250。

7|二戰期間,藝術家步入自己的「雷諾瓦時期」

二戰期間,馬格利特開始採用一種全新繪畫方式,他將其稱為「陽光下的超現實主義」,以回應戰火紛飛的歐洲局勢。他從彼埃·奧古斯特·雷諾瓦的用色和豐滿裸女中汲取靈感,作品中反映自己希望探索生活「美好一面」的積極心態。

在1941年寫給友人保羅·艾呂雅(Paul Eduard)的一封信中,馬格利特表示:「這些作品的意義在於令人敏銳意識到日常生活的不完美之處。」女子形體是馬格利特創作理念的重要元素,他在這一時期的數幅創作中均描繪女子婀娜優雅的軀體形態。

德國佔領比利時成了他的藝術創作轉折點。「戰爭以前,我的畫作表達焦慮,但戰爭令我學到,藝術的本質在於表達溫情。」馬格利特如是說。「我生存的世界並不友好,而我的作品是對現實的反擊。」

8|他的藝術作品由廣告界的從業經驗中汲取靈感

馬格利特在廣告業十分成功(1930年代時,他與弟弟保羅共同經營一間名為Studio Dongo的廣告公司),可能這也有助於他創作出令人難以忘懷的圖像。在花園中一間搖搖欲墜的小屋內,馬格利特創作出海報、音樂專輯封面和廣告圖案等,直到1950年代他早已在國際藝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時,亦是如此。他從未徹底放棄商業,而是將廣告營銷策略挪用整合至自己的藝術作品中。

雷尼·馬格利特(1898-1967),《葉子與鳥》,1947年作。水粉 水彩 鋼筆 墨水 紙本。13¾ x 15⅞ 英寸(35.1 x 40.8 公分)。此作於2023年11月11日在佳士得紐約印象派...

他的許多作品現已成為大型企業的標誌:譬如他的藍天飛鳥,曾為比利時航空公司Sabena用作徽章。哪怕逝世50年後,他古怪詭異的作品依然為當代廣告業提供無數靈感。法國國營鐵路廣告、恆美廣告公司(Doyle Dane Bernbach,即六十年代麥迪遜大道「廣告狂人」的原型)為大眾汽車打造的獲獎廣告;安聯保險公司(Allianz)巧妙挪用「Ceci n'est pas un Pipe」的系列廣告;以及著名的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系列廣告等等,數不勝數。

至於音樂專輯封面,記得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羽翼合唱團(Wings)專輯《琴泰海角》(Mull of Kintyre)嗎?還有披頭士(Beatles)成立的蘋果唱片公司(Apple Corp),或者我們iPad或電腦上那個單色蘋果。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這些知名商標和廣告的創意源頭都來自馬格利特。

雷尼·馬格利特(1898-1967),《「生活必需品與有前例夢想的後果」草圖(正面);草圖(背面),編號24(背面)》。鉛筆 紙本。10½ x 8⅛ 英寸(26.7 x 20.8 公分)。此作於202...

9|而對馬格利特而言,重要的只有圖像

馬格利特一生拒絕所有想要揭開其作品內在含義的嘗試。「我沒有任何要表達的!」他曾經如此大叫。「我只是尋找圖像,並不斷創造、再創造。含義對我來說沒關係:重要的只有圖像,那無法解釋的神秘圖像。因為我們生活中全部都是無法解開的謎團。」

10|世界多間一流機構均藏有馬格利特作品

馬格利特多幅經典鉅作現藏於世界多間一流博物館中。布魯塞爾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中的馬格利特博物館,擁有數量最多以及種類最為多元的藝術家作品。

©2024佳士得內容由佳士得提供

請注意:使用及複製內容可能會涉及之其他版權問題,請直接與有關之版權擁有者聯絡。佳士得不對任何因第三方未能取得版權擁有者許可而造成的後果負法律責任。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