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首位女性得主吳瑪悧的倡議先鋒之路:「藝術就是一種陪伴,找到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

Tatler Taiwan 文/PIN HUANG
藝術家吳瑪悧。 攝影/Kuo Fang Wei

自1985年回台灣以來,吳瑪悧即反思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藝術就是一個人生活的反映。」在吳瑪悧眼中,藝術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做的事。

和傳統上一般人對藝術聚焦在對技術和視覺的強調不同,吳瑪悧的作品除了感官上的多元紛呈,更寄寓了對背後整個社會性的強烈意涵。渴望打破大眾普遍認為藝術就該是非常專業、只有藝術學院訓練出來才可以做的刻板印象,她認為藝術應該單純就是表達生活中的感受,用藝術的媒介去自我表達。

同時,她的作品中也可以窺見許多關懷性的社會介入、社區聯結與群眾在地意識的啟蒙等跨領域的探討。她表示:「有些藝術家的創作主要是自我的表白。但我則是隨著生活環境場域和脈絡去回應我的看法。」

藝術家吳瑪悧。 攝影/Kuo Fang Wei

送給自己的一份禮物

今年甫結束在高美館展出的《盪-吳瑪悧個展》即是她生涯回顧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回歸藝術家的身份,將她多年來的美學態度與代表性創作發展軌跡一次性的展演。她提到:「我試圖讓美術館轉變成是觀眾可以有不同體驗的空間。不只是純白、硬梆梆,看起來很高雅,我希望民眾能參與到展覽中。」

此次個展對吳瑪悧來說不只是藝術上和生活中的階段性整理,更是她送給自己的禮物。加上今年她甫從學校退休,面臨角色上的大轉換,將重心從學生教學身上回到自己。她坦言:「現在退休以後我覺得比較輕鬆自在,更可以做自己。可以思考現在這個年紀還有能力可以做什麼?重新回到生活,學習用更自在的方式去創作。」

如今的她不再有太多牽絆,「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她眉宇間中多了幾分瀟灑和快意。

邀請藝術走入社區

然而,卸下教學重責,吳瑪悧依然用不同方式不斷關心社會,近日,她正替臺南生活美學館做「藝術轉動社區」的計畫,以南部七個縣市為場域,透過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盤整藝術進入社區的精彩案例,不只創造出更多藝術家深入社區互動的契機,也注入社區翻轉的潛能。

她強調:「自己的創作不見得影響很大,可是像是「藝術轉動社區」這類活動,它一方面會影響政策,也可以讓政策可以有不同於傳統的成果展現。」

日漸模糊的性別界線

身為臺灣女性藝術協會(TWAA) 的創辦人,也透過擔任遠流藝術館主編的機會,20多年來吳瑪悧積極回應了該時代的環境需求,協助女性藝術在理論及實務上的推動,改善藝術界性別差異對待的整體環境。她談的並非純粹生理性別的問題,而是從生理性別衍生出來的整個文化現象,牽涉到女性本身的自我認同、自我價值感,以及男女之間的權力關係等。

但如今她觀察:「隨著這個社會越來越多元,當我們在談性別,例如什麼是『女性』?什麼是『男性』?其實都很被挑戰。我們原來所謂對性別的認知或自我認同都和過去很不同。」

她也樂見如跨性別、酷兒等相關討論,期待不斷打開知識的系統。她認為隨著這一代的女性都已較能自我決定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性別界線早已模糊。

關注環境的蝴蝶效應

如今,吳瑪悧更著眼於人和環境之間的權力關係,「人都想把自然塑造成符合我們想像的樣貌,因此不斷去改變它。可是後面的代價比較少去看到。」她發現大家普遍缺乏整體觀,因此她的作品後來就處理比較多相關主題。

在2018年她所策劃的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中即可窺見她探討人和所有生物種間的關係,當時受到很大的迴響。她提到:「人必須把自己視為大自然中的一小部分。如同『蝴蝶效應』所說,你打了一個噴嚏可能某個地方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地震,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整體意識。」

此外,2009年她夥同竹圍工作室夥伴發起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也同樣反思環境生態以及藝術可以如何對環境作出貢獻,並開創了計劃型創作的先河。她認為即使環境沒有被改造完成,但作為一個計劃的本身就有它的價值的和意義。「我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倡議者,帶着大家一點點往前跑。」

藝術是一種陪伴

「藝術就是一種陪伴,也是陪伴自己和找到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隨著時代、科技、生命經驗的不同,我們都會想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吳瑪悧用如同冒險般的視角巧趣形容:「生命的過程裡,你總是要做一點事情會比較有意思,所以就是走到哪裡、就到哪裡。」

她反思道:「年輕時會追逐所謂的『成就』,可是我們已經在這個生命階段,就會發現什麼叫『成就』其實很難定義,反正你就是不斷地往前走就對了。」在她眼中,未來還有許多值得去探險和發掘的新事物,相信她新的藝旅才正要精彩啟程。

延伸閱讀

【2023亞洲最具影響力人士】舉辦超過500場淨灘,號召超過4萬人參與,陳人平希望每個人從生活之中落實環保理念

【2023亞洲最具影響力人士】不懂理財?讓AI來幫你!度雷克資本傅冠龍運用高科技創造最先進理財工具,實踐最可持續性金融未來

※本文由《Tatler Taiwan》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