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商機解密 2022台灣電力尖兵50強名單出爐

新能源時代
電力尖兵50強出線

lightning

經濟日報數位團隊/專題報導

政府拚淨零、企業搶買綠電、電力產業開放民營企業參與,台灣電力產業正迎來史上最大投資熱潮,2030年前將帶來一波近5兆元商機,新能源浪潮將孵化「發電」、「儲能」、「售電」、「統包工程(EPC)」4大新物種快速生長。

逢政府公布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再生能源將成為台灣電力最主要發電及儲備電力來源,政府帶頭宣示9年內投資9000億元,吸引民間4兆元資金跟投,這近5兆元再生能源投資熱潮正鋪天蓋地席捲而來,而且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次投資方來自來四面八方,從原生再生能源及電力產業之外,包括水泥、鋼鐵、石化、紡織、科技、畜牧等各行各業全都加入戰局。

《經濟日報》採訪團隊訪談超過20位產官學界專家,並針對台灣產業上下游進行全面總盤點後發現,選出50家最具實力的電力產業尖兵,並專訪25家綠電產業第一線企業視野與布局。

電力商機上看5兆元!生態圈誕生4新物種

(點圖示看說明)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industry category image
EPC

開發統包商

發電

綠能發電廠

儲能

合格交易者

售電

售電業者

2020年是台灣綠電交易自由化元年,開放民間投資綠電並可自由賣給台電以外客戶後,民間再生能源電廠第一度簽約轉供(透過台電輸配電系統)電力在2020年完成,蘋果、Google、台積電大舉購電,綠電龐大商機也受壽險、私募基金、科技業青睞,蓋太陽能電廠、風電電廠的熱潮就此展開序幕。

政府設定2050年達淨零碳排,因此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衝上60~70%,然而根據能源局統計,2021年台灣再生能源供電比5.98%,今年至2022年2月單月占比拉高到9%,但迄今沒越過10%大關,台灣的能源轉型能否順利從去年6%一口氣倍增跳上60%,要靠政府跟民間一起拚。

60

%

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目標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60-70%。

依照台電2021年年報一年售電收入約6,000億元,由於台灣全力拚再生能源供電比60%,等於台電需要釋出約一半發電量給電力交易平台,光電力交易商機至少3,000億元,在這個過程中,「發電」、「儲能」、「售電」、「電廠統包工程(EPC)」四個角色缺一不可,許多企業尖兵身兼多角,擘劃未來商模想要搶進能源藍海。

《電業法》2017年修法開放民間企業參與再生能源的「發電」與「售電」角色,能源局公布最新資料(截至4月13日止),台灣已有22家民間業者拿到綠電售電資格,換句話說,再生能源電廠除了跟台電簽20年躉購合約,也能自己找買主,台灣電力自由化已開啟新頁。

12

精選售電業12強

再生能源電廠有三種方式賣電,一是賣給台電簽署20年躉購合約,二是自己找一家企業買走全部發電量,三是委託有執照的「售電者」賣多家企業。

看完整企業列表

事實上,經濟部2021年發布「用電大戶條款」後,要求用電大戶得買綠電或自建儲能系統,300家用電大戶就是明確的綠電或儲能買方,需求明確,也讓投資電廠案件如雨後春筍。

近年資金大量湧入發電業,除陸域風機與太陽能發電站,台灣的離岸風電場域優勢也吸引國際大廠如沃旭、哥本哈根風能開發(CIP)來台,未來三年將是電廠併網高峰,電廠工程統包業(EPC)在這波資金獵地蓋廠中孵育茁壯,台灣本土供應鏈正成形。

14

精選EPC業者14強

是工程統包商,統合管理下游各分包商,主要分再生能源電廠EPC及儲能系統EPC。

看完整企業列表

儲能小角色大功能,政府帶頭創兆元商機

由於太陽能只有日間發電,風力則有季節性,再生能源電廠越多,儲能系統必要性也愈高,儲能成為電網平衡綠電間接性(不穩定)的關鍵角色,在電力不足時釋放電力,在電力過剩時儲存,因而優化電網供電效率。

台電在2021年11月啟動電力交易平台,釋出百億元商機,開放「日前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市場,現階段已有14家業者取得交易資格參與,國際最大的虛擬電廠業者「義電智慧能源」也來台參與。

11

精選儲能業者11強

一座儲能系統包含電池、BMS(電池管理系統)、PCS(雙向變流器)、EMS(能源管理系統)等軟硬體,儲能業者會參與電力交易平台輔助服務。

看完整企業列表

台達電預估全球儲能市場商機2030年上看400億美元,這些合格交易資格業者中,一部份是「聚合商」,聚合龐大用電與儲電用戶,配合台電做需量反應調度,另一部份業者自己本身就設置龐大儲能系統,訓練員工取得交易員執照投入電力交易市場。

台泥與台達電都是第一波台電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得標者,台達電自建也幫企業建儲能站,一度佔台灣總儲能建置案件數6成市占,更成功協助金門打造全年不跳電的微電網,成績驚人;台泥則以45億元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 EPS,後發先至躍居全球儲能四哥。

13

精選發電業者13強

再生能源電投資方與地主簽約後,投資蓋再生能源電廠,改完後將自行或委外維運,持有電廠所有權,靠賣電收入維持。

看完整企業列表

藏電於民、虛擬電廠,電力自由化時代近了

再生能源電廠現在已開放賣電給台電以外對象,未來是否將走向完全自由市場?工研院電網策略室主任暨成功大學電機學系教授張簡樂仁認為,台灣將不會完全照著國外形式跑。

他解釋,國外電力市場開放度高,行之有年,台灣則是台電獨大,即使是民間獨立電廠也必須售電給台電,「若國家走公共電業模式,就不會以非常開放方式處理,但綠電仍可觸發新商機與新商模」,如「廠網分工」或「電廠與輸配業分割」, 讓電力自由化型態越來越蓬勃。

303停電事件也讓社會更重視電網韌性,現在全台是一個大電網,一旦南區發生狀況,與中部及北部電網脫離,就讓電力供需失衡導致大停電,「大電網不是不好,可促成最佳發電效率,也讓供需更穩定。」但他也認為再生能源更適合「區域電網」,因為再生能源來源先天很分散。

而區域電網的關鍵就是「藏電於民」,不只靠傳統發電廠,各地區有多元發電來源、儲能基礎設施。

透過智慧電網調度不同電源,調度者可能是台電,也可能是民間業者,一旦藏電於民,也意味電力交易也將更加頻繁,虛擬電廠的調控角色也將成形,聚合發電與負載資源,有如「小台電」。

台灣電力發展歷史

history timeline
  • 1946

    台電成立,以水力發電為主

  • 1966

    台電改以火力發電為重心

  • 1973

    石油危機,台灣宣布投入核能發電

  • 1988

    發布施行「汽電共生系統推廣辦法」,鼓勵民間設汽電共生廠,餘電台電收購

  • 2017

    電業法修改完成,為再生能源電力自由化揭 開序幕,也掀起綠電投資熱

未來電力生活:手機搶購「電費特價」時代來了

現在企業嚷著買不到綠電,台灣真的缺綠電嗎?「買不到是幻覺!歡迎來買,只有出不了的價格,沒有買不到的綠電,台灣電價一漲,綠電問題都能解決。」蔡佳晉說。

台灣電價相對低廉,長期而言電價上漲將是趨勢,當未來不只有台電賣電,當電費導入時間電價,很可能每小時或每15分鐘買到的電價都不同,何時該幫電動車充電,會有聚合商提醒你趁低電價時先把電買起來,放在家裡的「儲能系統」儲存。

「我們要打造充電界的Uber,當你要充電時,上我們APP告知你最近的充電樁及費率,」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說,未來電力將可以像蝦皮購物一樣從APP跳出來通知「幾點開搶」,消費者點擊手機就能買進便宜電力。」

「現在是戰國時代,我們努力衝刺技術,掌握用電習慣匹配發電時段做模擬分析,利用AI做最佳化,當未來電力自由化,需要大聚合商服務用戶,就能創造價值,這將是超級藍海。」周仕昌說。

當台灣再生能源發電成主要電力來源,當大聚合商成為用電服務專員,隨時提供最佳買電優惠情報,當居住的大樓電力自給自足,餘電還能賣出賺錢,未來商業機會也將以嶄新樣貌出現。

電力尖兵直擊

記者:王郁倫、陳昱翔、吳秉鍇、鍾泓良

視覺設計:陳慈徽

網頁工程:許志強、范振揮、何映亭

編輯:林語柔、吳思妤

數位製作人:王郁倫

監製:丁威、簡正一、陳彥甫

日期:2022.05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