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ETF高手看門道1/高股息ETF月月加薪 最適合小資年輕人?為何大學教授說:錯!

投資人若把ETF拿來當作短線交易工具,這完全是錯的,因為ETF是要長期持有跟分散的。 報系資料照
投資人若把ETF拿來當作短線交易工具,這完全是錯的,因為ETF是要長期持有跟分散的。 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2550字

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高股息ETF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 00940)之後,4月台股又有三檔高股息ETF募資,分別是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 00944)、群益台灣科技高息成長ETF( 00946 )、 兆豐台灣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ETF( 00943 )。許多人說,高股息適合退休族群,不適合年輕人,這句話有道理嗎?

「00940掛牌當天,我算了一下,到上午11點,它的成交量是台積電(2330)的80%,但是他的市值只有台積電的0.875%(連一趴都不到),這代表它的周轉率是台積電的90倍,我覺得非常離譜,」 政大財務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周冠男說。

他認為,投資人若把ETF拿來當作短線交易工具,這完全是錯的,因為ETF是要長期持有跟分散的。

觀念1、ETF忌短線 宜長期持有

投信投顧公會副理事長、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直言,ETF名為「高股息」是有爭議的,很多買高股息ETF的人,以為自己買到的就是收益高,「不對 」,其實他買到的是投資高股息股票的商品,但是大家沒有把名字聽清楚;這就好比一個人名字叫做陳英俊 ,他就真的長得很英俊嗎?「一切都是名字惹的禍 」 。

周冠男表示,高股息就法人角度,在某些時候可能是有利的,但對「個人」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我覺得市值型比較適合一般的投資人」,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的證券交易所得免稅。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觀念2、領了息要繳稅 不利一般投資人

周冠男說,上市櫃公司會發股利,股利你避不了。

觀念3、不要領息 放基金內滾雪球

在台灣股利要繳稅的,但是證券交易所得是免稅的 ,所以股利儘量越低越好,市值型ETF的股利會比高股息低,「最好的投資策略是不要領息」,需要用錢時再自己處分資產。

再來看看,買高股息會賺的比較多嗎?朱成志表示 ,統計元大投信最知名的兩檔ETF 元大台灣50( 0050)和元大高股息( 0056 ),至4月16日規模分別2,693億元和2,553億元。

0050從金融海嘯期間2008年11月的低點28.53元 ,到2024年4月高點163.35元,大漲超過4.7倍。

同樣的時間,0056從2008年10月低點11.73元,到今年高點40.35元,則漲了2.4倍。

高股息ETF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 00940)之後,4月...
高股息ETF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 00940)之後,4月台股又有三檔高股息ETF募資。 記者鄭超文/攝影

高股息ETF勝率  五年內打敗大盤機率低

那買0056的人,怎麼不去換成0050?朱成志認為 ,買高股息的人是因為喜歡高股息的股票,而高股息股票的特色其實是平穩,更適合的是長期投資。

周冠男表示,造成今年以來形成熱朝的ETF,主要是集中在某一種操作策略,但是真正會造成熱潮的不是這些策略,而是後面的兩個關鍵字「高股息」 」、「 月配息」。

因此可以看到,現在市場上新推出的ETF名稱不外乎「XX動能高息」、「XX價值高息 」 、「XX科技高息」,這些名稱讓投資人看了就莫名的很喜歡 。

但他認為,就個別投資人來說,無論是策略型、高股息、月配息,都不是好事,也比較不利。

他解釋,高股息也是廣義的選股策略,以高股息為投資因子,在短期之內有可能打敗大盤,但是把時間拉長,某種策略要打敗大盤指數的機率就會快速下降。

S&P曾經做過研究,在同一段時間的共同基金,五年內可以持續打敗大盤的有幾支?答案是一支也有沒有。由此可以看出,策略型的ETF長期幾乎都是落後大盤的。

周冠男指出,散戶、個人投資策略型,要能致勝的關鍵在於,你必須要能知道什麼時候出場;如果不知道何時出場,五年內你要持續打敗大盤的機率基本上是0 。

高股息ETF標榜的「月月加薪」結果,投資人要不是亂用,要不就是再投資回去,可是在...
高股息ETF標榜的「月月加薪」結果,投資人要不是亂用,要不就是再投資回去,可是在領月配和再投資的過程中,會有稅、費產生。 報系資料照

年輕人不適合買高股息ETF?

有投信公司主打「月月加薪」,周冠男直言,這種招攬方法他不贊同,「真的是很離普的口號」;他認為,年輕人有工作、固定收入,不需要從投資裡面拿錢,應該是繼續投資 ,讓capital(本金)不斷的增長。

「月月加薪」的結果,投資人每個月多一筆錢,要不就是拿去亂用,要不就是再投資回去,可是在領月配和再投資的過程中,會有稅、費產生。

「證券就是在賺流水財,投信業就希望你(的錢)跑來跑去 ,你都不動,他們怎麼賺錢?」周冠男說。

比如某家投信募資的時候打廣告說,殖利率8%,比定存的2%高,造成一堆人解定存,周冠男直言 ,「這兩個東西不能比,一個有風險,一個沒風險 ,但是一般投資人很盲目」。

「我個人不喜歡月月配」,周冠男說,因為配出來的錢很容易就被花掉了,如果不花掉,拿到「息」看一看很開心,然後又投回去,過程中就會產生股息稅和手續費等摩擦成本,「只有留在資本市場裡賺到的錢,才是真正完全屬於自己的,因為沒有任何摩擦」。

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日前出席北威論壇「 ETF熱潮的影響」也表示,年輕人應該買不配息的ETF;因為配息之後,每個月領出來的錢,如果還要再拿去投資,摩擦成本很高。

尤其是現在很多沒有錢的年輕人,就買個一、兩張月配息ETF,如果保管銀行和投資者的交割行是不同的,每月要扣10元匯費,這些是每次配息時的額外支出,「買一、兩張存股的小資族,期望每個月都有配息收入,但卻還要被剝這層皮」,林建甫說 。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高股息銅板價 投資效率未必好

至於銅板價迷思,很多人認為一股10元的ETF很便宜,就進場;周冠男提醒,這是名目價格偏誤;他舉例,0050和富邦台50(006208)成分股同樣都是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但是前者股價150多元 ,後者則是90元上下。

有些人會以為買後者比較便宜,但這就是心理偏誤 ,花同樣的錢買到的0050和006208是一樣的東西(成分相同),「只是size不一樣」,周冠男說。

事實上,0050買600股,意思就跟買1000股的006208差不多。這道理就好比同樣一個餅切成兩塊,一整個「大餅」就是比半塊的「小餅」貴兩倍 ,買半塊餅花的錢當然會比較少。

周冠男表示,現在零股交易很方便,1000股買不起,買100股也可以;成分相同的ETF,根本沒有便宜或不便宜的問題。

他建議,一般投資人,基於投資分散和效率市場的理論,「買市值大盤型的ETF會比較好」。統計顯示,美國公司的半衰期為10.5年,也就是100家美國公司從設立到倒閉一半,中間經歷10.5年。

每10.5年就會有一半的公司倒閉,因此你要找到不會倒閉的公司,10年機率只有一半,更何況還要從中找到飆股,更會像是大海撈針一樣;周冠男說, 「大海撈針撈不到,你就把海買下來就好了,海就是大盤指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靠每月8萬店租供養一家四口,老張坐擁市價4,000萬房產卻嘆入不敷出:恐怕憂心到75歲
下一篇
婆婆說財產全留兒子媳婦,但薪水得交給她管「可以領生活費」,律師:至少有六個陷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