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循環當道!抗通膨概念股 牛年攻擊發起線
各位投資人新年恭喜,今天報告的主題是「抗通膨概念股 牛年攻擊發起線」。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2月5日台股農曆封關後,美國公佈元月非農就業報告,新增就業僅4.9萬人,低於預期的10萬人,顯示疫情之下經濟惡化,原本是重大利空,反而有利拜登總統提出的1.9兆美元刺激方案在國會順利過關。
美國30年國債收益率站上2%的心理關卡,10年期國債收益率來到1.3%,雙雙都創下去年2月新冠疫情以來的高點,美股由紅翻黑,立刻連動週三亞股的日、韓收黑,因而台股週三的充分補漲後,週四面臨整理壓力。
長期美國公債收益率為通膨及利率的領先指標,一旦利率有谷底回升趨勢,全球股市的資金派對將曲終人散,取而代之的是景氣行情。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週三台股開紅盤不少個股攻上漲停,但有些是消息面題材,未來股價續航力不足,當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揚,抗通膨概念股成全球股市的大黑馬,以週二美股為例,生產銅的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公司大漲5%、美國鋼鐵大漲12%,必和必拓大漲7%,能源的埃克森美孚大漲3%。
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旗下柏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去年第四季開始買進能源的雪佛龍,但減持最核心持股的蘋果,受惠蘋果2020年大漲78%,光靠一檔蘋果,巴菲特大賺870億美元。巴菲特或許不如馬斯克(Elon Musk)對新興科技的瞭解,但傳統的通膨交易功力高超,巴菲特減持蘋果,但買進雪佛龍,明確告訴投資人,抗通膨概念股已站在攻擊發起線。
蘋果供應鏈不是抗通膨選股對象,週三兩大iPhone組裝廠鴻海(2317)、和碩都相對弱勢,汽車股也不是抗通膨標的,去年大漲7倍的特斯拉,在台股過年期間逆勢下跌近4%,鴻海集團訴求的電動車題材,廣宇、鴻準開紅盤出師不利,何況蘋果Apple Car可能由硬轉軟,不是造車而是服務平台,鴻海集團打入Apple Car硬體代工的希望落空。
汽車股為何不是抗通膨標的,因為油價、鋼、鋁都會大漲,不利汽車的生產成本及銷售。
油價看漲推動塑化原料報價,塑化股才是抗通膨概念股,台塑週三大漲7%,不過二線塑化股的本益比較低,有較強的續航力,華夏今年EPS估2.3元,本益比僅11倍,台達化今年EPS估3.6元,本益比僅9倍,中石化亮燈漲停,因為股價淨值比0.5倍,在所有塑化股最低。
鋼鐵族群第一銅漲停,若論本益比,中鴻今年EPS估1.4元,本益比10倍,新光鋼今年EPS估3.5元,本益比的估值較低。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電子股景氣循環股莫過於雙D記憶體及面板,都處於景氣向上循環,未來疫情結束後,需求增加使產品的報價續漲。
記憶體族群本益比較低是模組廠,群聯受惠Nand Flash止跌回升,今年EPS上看30元,本益比13倍。威剛今年EPS估7元,本益比10倍,而今年來利基型DRAM現貨價大漲逾三成,居所有記憶體產品漲幅之冠,晶豪科具有力積電的晶圓代工產能支持,又有產品漲價利多,今年EPS上看4.2元,本益比17倍,在IC設計中算是低估值的。
面板2月上旬報價續漲,為去年6月起漲第9個月上漲,面板雙虎友達、群創不僅股價低於淨值,今年EPS保守估1.8元的本益比都低於10倍,週三雖漲幅不大,但保留未來續航實力。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時代不同,抗通膨的風險資產也換人做。
傳統的黃金週二跌破重要的每盎司1,800美元支撐,新興抗通膨資產的比特幣卻創5萬美元新天價,帶動週三顯卡的映泰、撼訊、麗臺、青雲攻上漲停,並且不同其他漲停的股票是成交量萎縮,有惜售的味道。
目前寒假是遊戲股的旺季,奇怪,週三開紅盤,股價意外收黑,原來虛擬貨幣的比特幣以太坊創天價刺激顯卡的挖礦需求,但排擠遊戲的顯卡供給,現在一枚比特幣是新台幣140萬元,折合2張台積電股票價值,多數人買不起,但挖礦成致富夢想。
去年輝達推出RTX 30系列顯卡,被礦工加價7成掃貨,仍供不應求,傳出輝達規劃釋出舊款的顯卡庫存給國內板卡業者,號稱史上最大顯卡缺貨潮,將大力挹注業者上半年獲利。
顯卡強勢股要看營收表現,映泰元月營收年增32%、撼訊年增60%,但青雲年增158%,麗臺更年增173%。
週二美股漲幅最大就是挖礦股嘉楠科技(CAN)漲50%,第九城市(NCTY)漲43%,表示特斯拉氣魄才買得起大額比特幣,但一般散戶搶進價位便宜的比特幣概念股,嘉楠科技從去年12月的2美元漲到目前近20美元,第九城市也從去年12月的2美元漲到目前56美元,都是10倍數的上漲。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相關新聞
- 融券回補潮來了 助攻多頭2021-03-07
- 台灣半導體產業成重災區 謝金河:老人與狗效應上演2021-03-06
- 二高一低股 穩中求勝2021-03-07
- 前二月績優強棒 法人卡位2021-03-07
- 【投顧觀點】華南儲祥生 挺塑化、鋼鐵2021-03-07
- 【投顧觀點】兆豐李秀利 整理期拉長2021-03-07
- 一周熱門零股/台達電、聯發科進十強2021-03-06
- 臺灣50 亞德客、南電入列2021-03-06
- 台股失血 外資又賣263億2021-03-06
- ETN趨勢導航/統一微波高息20N抗震2021-03-06
- 台股漲多拉回 法人:待科技股轉強反攻2021-03-06
- 法人看好世芯 今年有望績增三成2021-03-06
- 3月7日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2021-03-07
- 聚鼎2月營收 同期新高2021-03-06
- 新普前二月業績145.5億元 年增70%2021-03-06
- 信驊成長5% 後勁十足2021-03-06
- 台股三利多 逢低進場2021-03-06
- 3月選股風向變了 法人點名這個族群有漲相2021-03-04
- 中國寶鋼今年漲40%,台灣中鋼只漲1%!需求爆發利差擴大,鋼鐵將複製貨櫃輪業績行情?2021-03-04
- 捷敏飆漲一倍後 MOSFET輪誰漲?2021-02-28
- 美債殖利率飆升 台股短線緊盯這四大類股!2021-02-26
- 權值股遭空襲!投信季底作帳,這些「低基期股」有望逆勢突圍?2021-02-26
- 漲價大贏家 概念股躍主流 誰一馬當先?2021-02-26
- 退場減債恐慌蔓延中 全球可能重演2013年戲碼? 2021-02-26
- 股東會引爆三大利多:軋空 董監改選 除權息接力秀 2021-02-26
- 5G換機下半年啟動 被動元件再現18年漲價潮2021-02-26
- 漲價族群將成主流 記憶體股3月漲更猛?2021-02-26
- 疫情受害股 可望撥雲見日?2021-02-25
- 車用鏡頭商機大 誰看漲?2021-02-25
- 微星1月營收年增61% 打入電動巴士鏈2021-02-25
- 高價電子股有麻煩了?牛年成長股大換血,這「二大族群」有望取代晶圓雙雄2021-02-24
- 【比爾蓋茲專欄】對抗氣候危機 政府應更積極以政策引領創新2021-02-24
- 台股萬六不怕!融資大減肥、法人買不停 10檔外資投信加持股出列2021-02-23
- 明明營收在低檔 為何大立光股價年後強彈?2021-02-22
- 強者恆強選股術 哪些高價股強還會更強?2021-02-19
- 美股先蹲後跳!鴻海、台塑等業績強勢股 重返月線焦點2021-03-06
- 0050、0056買誰好?從成分股、配息分析熱門ETF優缺點2021-03-06
- 技嘉三大引擎熱轉 Q1營收挑戰新高2021-03-06
- 晶心科搶市 攻高階CPU2021-03-06
- 研華去年EPS 9.4元 將配息7.1元2021-03-06
熱門文章
- 融券回補潮來了 助攻多頭2021-03-07
- 前二月績優強棒 法人卡位2021-03-07
- 美股先蹲後跳!鴻海、台塑等業績強勢股 重返月線焦點2021-03-06
- 3月7日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2021-03-07
- 二高一低股 穩中求勝2021-03-07
- 【投顧觀點】華南儲祥生 挺塑化、鋼鐵2021-03-07
- 宏碁訂單暢旺 買盤進駐2021-03-07
- 榮成營運夠力 股價攀高2021-03-07
- 鴻海中信08購03 錢景亮2021-03-07
- 【投顧觀點】兆豐李秀利 整理期拉長2021-03-07
- 美律兆豐04購01 有看頭2021-03-07
- 璟德統一06購01 紅不讓2021-03-07
- 台灣50台新08購01 搶鏡2021-03-0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