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TALKS/從螞蟻科技集團觀察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
螞蟻科技集團計畫近期在香港及上海IPO,IPO金額預估高達三五○億美元,打破之前沙地阿拉伯國營阿美石油公司上市募資二九四億美元的紀錄。螞蟻集團的預估市值二千五百億美元將與全球資產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相當,超過美國的花旗、美銀等老牌金融機構,僅小於摩根大通集團。
螞蟻集團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集團,其前身支付寶二○○四年成立,僅僅十六年,竟已長成如此身量,令人不禁思想螞蟻所代表的新興金融科技是否會取代傳統金融業的地位?
其實,仔細閱讀螞蟻的IPO招股說明書,就可發現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已從早期自身從事金融服務,轉變成為以支付平台為核心,並以支付平台上萃取的客戶資訊,為傳統金融業者提供數位化服務。此轉變可從螞蟻集團由其原名「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在今年七月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見其端倪。
根據招股書,螞蟻集團的收入(二○一九年超過人民幣一千二百億)來源主要有(一)數位支付平台︰按照支付量向商家收取手續費;(二)數位金融科技平台︰向金融機構提供由支付平台上萃取之數位資訊,協助金融機構更有效接觸消費者及小微企業客群,並按照所促成之業務規模,向金融機構收取服務費。
金融科技平台在二○一九年超越支付平台成螞蟻最大收入來源。數位金融科技又可再劃分為微貸科技(占今年上半年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九)、理財科技(百分之十六)、保險科技(百分之八),分別向合作的銀行、提供基金及其他理財商品的金融機構、保險機構,提供技術服務。
金融機構在經濟運行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是儲蓄者和投資者之間的中介。此中介功能反映在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負債,金融機構以其負債向儲蓄者吸收資金,以資產向投資者釋出資金。螞蟻集團以其數位支付平台上所萃取之資訊,協助合作的金融機構更好的管理其資產負債。
雖然螞蟻估計在六月底,透過螞蟻促成的貸款餘額超過二兆人民幣,理財商品餘額四兆人民幣,保費約五百億人民幣,但這些餘額或保險責任均非螞蟻集團的資產或負債,而是記在與螞蟻合作的金融機構帳上。螞蟻本身不承擔這些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的信用、價格、資金、承保等風險。所以,螞蟻集團並非傳統定義的金融機構,也規避了所有金融機構所需接受的金融監理,以及資本適足的要求。
顯然,全世界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的發展方向並非取代傳統金融業,而是成為傳統金融業者的數位化合作者。這值得所有新興金融科技業者深思。
相關新聞
- 數位理財通/開放銀行幫忙 精準掌控開銷2021-02-26
- 數位理財通/聚小成眾 金融市場新風潮2021-02-19
- 數位理財通/AI理財 打造黃金投資組合2021-02-04
- 數位理財通/債券團購 小資理財新選擇2021-01-28
- 國發會:MyData平台服務將從銀行擴及證券、保險2021-01-28
- 數位理財通/善用資訊共享平台 抓住新趨勢2021-01-21
- 你的個資,他的金礦: 網路業者侵害使用者個資風險該如何防範?2021-01-20
- 數位理財通/推動數位幣 先完善法律架構2021-01-14
- 數位理財通/數位資產理財 成為趨勢2021-01-09
- 數位理財通/小資族存錢 善用數位帳戶2021-01-02
- 數位理財通/央行數位貨幣 進行通用試驗2020-12-26
- 數位理財通/創新保險科技 解決三痛點2020-12-19
- 數位理財通/央行靠大數據 提升政策品質2020-12-12
- 數位理財通/實現「場景金融」 銀行服務進化2020-12-05
- 數位理財通/國際央行推文 政策溝通利器2020-11-28
- 數位理財通/夜間也能換匯 理財零時差2020-10-24
- 名人TALKS/從螞蟻科技集團觀察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2020-10-20
- 數位理財通/5G+物聯網 打造金融新風貌2020-10-17
- 數位理財通/螞蟻金服IPO 新金融時代來臨2020-10-10
- 數位理財通/訂閱制保險 金融新顯學2020-10-03
- 數位理財通/央行推數位幣 邁入新階段2020-09-26
- 數位理財通/國旅復甦 刷卡數據大解密2020-09-19
- 國泰的FinTech大躍進 拉著保戶病人數位轉型2020-09-18
- 數位理財通/組FinTech國際隊 強化競爭力2020-09-12
- 數位理財通/發展金融科技 強化個資保護2020-09-05
- 兩岸金融研討會/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正是時候2020-09-04
- 數位理財通/純網銀發展 留意五大關鍵2020-08-29
- 數位理財通/刷卡網購熱 暗藏交易密碼2020-08-22
熱門文章
- 壽險獲利了結 1月大賣台股逾700億2021-02-26
- 法人:新台幣匯率短期看27.6元2021-02-26
- 提列法定盈餘公積 有新規2021-02-26
- 台股重崩近500點 金管會盯盤不再解盤2021-02-26
- 以房養老降溫 銀行業者點出4大原因2021-02-26
- 金管會關切國票金洽談併購 要了解適法性問題2021-02-26
- 第一金今年總放款估增8% 海外獲利占比衝45%2021-02-26
- 一銀重啟一段式房貸 目標房貸全年成長5%2021-02-26
- 股匯脫鉤!新台幣早盤勁揚逾4角 一度觸及27.802元2021-02-26
- 新光金擬配發現金股利0.4元 配股率僅35%2021-02-26
- 央行:穆迪肯定我匯率政策2021-02-26
- 資產公益信託 先報遺贈稅2021-02-26
- 國際收支去年Q4順差創新高 原因與新台幣匯率有關2021-02-26
- 新台幣午盤貶值5分 暫收28.306元2021-02-26
- 虧損企業漏報所得 照罰2021-02-26
- 兆豐銀擴張新南向市場 金邊增開支行2021-02-26
- 墨債助攻 元月國際板債發行量衝高2021-02-26
- 壽險業1月大賺613億 年增163%創新高2021-02-26
- 信託傳承財富 三情況要稅2021-02-26
- 中租1月獲利15.4億元 每股賺1.12元2021-02-26
- 金融評議中心新總座由洪令家接任 上任將推動二大業務2021-02-26
- 元大金強化資安戰略 落實ISO資安管理制度2021-02-26
- 星展提高永續金融目標 推動發展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2021-02-26
- 野村投信榮獲衛福部健康職場認證 打造樂活工作環境2021-02-26
- 將來銀行人事異動 保險事業中心資深副總莊瑞德卸任2021-02-26
- 和泰產險新董事長 由蔡伯龍任職2021-02-26
- 國內經濟穩定復甦 惠譽:銀行業評級有望調至穩定2021-02-26
- 陸廠轉讓接班 當心潛在所得稅2021-02-26
- 熱錢出走 匯市爆量翻貶2021-02-26
- 數位理財通/開放銀行幫忙 精準掌控開銷2021-02-2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