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企業/培養獨角獸 鏈結國外市場
7月27日一家發展小型人造衛星的日本新創企業,宣布順利在A輪的募資中獲得近90億日幣的風險投資。連同之前的種子輪與天使輪,這家成立僅一年五個月的新創企業,共募得風險資金累計約110億日幣。據稱,這是全球範圍中,最快一家募到風險投資金額達1億美元的新創企業。
6月下旬,由台灣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負責執行的福衛七號六顆衛星順利升空,開始執行監測電離層與大氣層動態,提高天氣預報精準度的任務目標。
據報載,福衛七號使用的衛星操控系統,完全由台灣自主研發,可見台灣具有發展人造衛星的技術研發能量。
我們設想類似日本這家發展小型衛星的新創企業,如果是在台灣創立,一般推測,很難出現這樣成立不到一半年就順利募得新台幣30億元的情形。這就像我們把大型魚種的幼苗放入大海成長,一年半後可以長到20公斤;若將牠放到內陸湖生長,同樣的時間過後,長成的體型相對小。
我認為,若要培養台灣新創企業獨角獸,就必須具備大型魚類基因,再加上鏈結到國外市場的大海才有可能達到。
從面對全球市場競合的角度來說,具國際競爭優勢的新創企業,在擁有國內市場買入的經驗與基礎後,就必須盡速取得向國外大海市場發展的資源,尤其是資金。畢竟,在國內屬於小型市場的驗證成功,還不足以確定跨境到大市場能夠順利發展,仍需再驗證一次市場接受性。
從50年前的產業發展如同雁行理論,到這30年來的國際產業分工,台日間的產業鏈結都處於「日本為主、台灣為副」的狀況。近年來,台灣對新創企業的大力鼓勵與推動,相對於日本,國內新創企業顯得比較蓬勃活躍。
國內新創企業「靈活、彈性、速度等」的特點,與日本的「扎實有系統、循序漸進」顯然形成明顯的對比。
國內新創企業的特長與日本之間的互補性,如果能夠加上技術、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內容(日本市場的剛性需求),相信台灣的新創企業很有可能通過在日本市場落地的考驗。
前往更大市場的落地,尤其是先進國家,對普遍存在「資金有限、人力不足」問題的新創企業來說,本是不易,但雙方特點的截長補短,加上創新性、先進性高的技術在先進國家的市場需求度較高,日本市場應該是台灣培養新創企業獨角獸的重要一環。
目前的日本大企業,如新力集團,已積極著手與新創企業的開放合作,也顯示新創企業的技術內容,已經是大型企業邁向未來發展所需要的一部分。台灣新創企業宜把握這一波日本產業發展趨勢與商機,並藉以讓自身快速規模化發展。
(作者是創創興業公司創辦人)
相關新聞
- 同樣在台中七期豪宅區,售價一坪差一倍!建商品牌的價值可以有多大?2021-03-05
- 不想被游得快的魚吃掉!台灣萊雅陳敏慧靠數位力,疫情中業績成長6%、員工獎金大增五成2021-03-05
- 「制度狂」杜書伍如何打造通路王國?企業經營要長久得靠機制,不能靠人治2021-03-05
- 避開組織亂象 找出敏捷轉型的隱藏版明星2021-03-05
- 比爾.蓋茲:不創新,避不開氣候災難2021-03-05
- 趨勢觀察/發揚在地文化 衝刺循環經濟2021-03-05
- 管理前哨站/時間銀行 儲備養老資源2021-03-05
- 會計師看時事/金融業設永續長的三個目的2021-03-05
- 策略經營/趨勢科技台、港區總經理洪偉淦 研發創新 提升品牌價值2021-03-04
- 瑪格麗特談品牌/品牌與潮牌2021-03-04
- 業務最前線/從Clubhouse崛起 反思社交本質2021-03-04
- 連鎖效應/破解加盟招商五大話術2021-03-04
- 名人書房/仲英財管投資長陳唯泰 成長型投資 點石成金2021-03-03
- 趨勢觀察/改善勞保財務破洞 多管齊下2021-03-03
- 古書今贏/企業選接班人 領導力擺第一2021-03-03
- 法律頻道/Clubhouse火紅 當心誤踩著作權紅線2021-03-03
- 智慧經營/路博邁投信總座陳正芳 深化ESG 融入管理哲學2021-03-02
- 女力菁英學堂/女性領導人的優勢2021-03-02
- 商業興觀點/前進泰國 線上拓銷2021-03-02
- 行銷望遠鏡/突觸效應 抓住消費者眼球2021-03-02
- 策略經營/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 三變…做大國旅市場2021-03-01
- 點子農場/Clubhouse的耳朵經濟2021-03-01
- 經濟選書/大戰略 淬煉領導心法2021-03-01
- 數位行銷/鎖定關鍵字 建立反向連結2021-03-01
- 顯而立見/數位轉型的持續性2021-02-26
- 會計師看時事/導入FinTech 成功三關鍵2021-02-26
- CSR系列報導/SOGO六力齊發 CSR模範生2021-02-26
- 名人書房/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 打破壟斷 建立新秩序2021-02-26
- 連鎖效應/創業加盟 先挑總部類型2021-02-25
- 行銷線上/檢視績效 數字說了算2021-02-25
- CSR系列報導/聯發科3A策略 落實社會責任2021-02-25
- 名人書房/吳億盼 擁抱AI 創造新價值2021-02-25
- 趨勢觀察/銀行AI內控 築三防線2021-02-24
- 董事長說故事/面試2021-02-24
- CSR系列報導/富邦金六大策略 拚永續經營2021-02-24
- 老園丁耕讀筆記/創投3.0 再創產業榮景2021-02-24
- 策略行銷/台鹽總經理吳旭慧 超前部署 三力齊發2021-02-23
- 數位行銷實戰/全通路布局 善用CRM系統2021-02-23
- 商業興觀點/帳戶基礎行銷 鎖定高價值顧客2021-02-23
- CSR系列報導/台北101帶租客減廢做環保2021-02-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