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兩性薪資差距 微幅擴大

2021年我國兩性薪資差距為15.8%,較2020年的14.8%,擴大1個百分點,原因為男女平均時薪均增加,但女性增幅較男性為低。(本報系資料庫)
2021年我國兩性薪資差距為15.8%,較2020年的14.8%,擴大1個百分點,原因為男女平均時薪均增加,但女性增幅較男性為低。(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544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2021年我國兩性薪資差距為15.8%,較2020年的14.8%,擴大1個百分點,原因為男女平均時薪均增加,但女性增幅較男性為低,對比美國、日本、南韓等主要國家近年性別薪資差距,我國兩性之間的薪資差距仍是偏小。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公布最新的「性別平權統計」中指出,我國近年兩性薪資差距逐年拉近,2021年全體受僱員工(含工業及服務業)平均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女性為40,030元,女性為男性46,056元的86.9%。

但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雖然整體的平均薪資還是往上提升,但在不同產業間受疫情影響景氣的狀況,以及同一產業中不同工作性質及職類的加薪幅度出現較大落差等因素,導致女性對比男性的薪資也有所不同。

其實,從高等教育統計上也不難看出為何有如此差距,我國各等級學位女性占比,以副學士72.0%最高,學士為52.8%,碩士為45.1%,博士33.2%最低,顯示我國碩、博士女性占比仍有提升空間。

其中,被視為高薪一族的半導體產業相關科系來看,「資訊通訊科技」及「工程、製造及營建」的女性占比分別為28.3%、18.9%,顯示女性就讀比率偏低,目前仍存在「男理工、女人文」的性別隔離現象,這也進而導致我國男女就業狀況存在差異, 相對高薪的理工職業以男性為主,男女之間的薪資不平衡狀態也隨之產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0225 每周一勢重要圖表
下一篇
非典型就業人數 逼近80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