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醫藥品製造業產值 衝千億元

生技示意圖(美聯社)
生技示意圖(美聯社)

本文共104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擾亂全球經濟活動,但也讓攸關健康及醫藥產品需求大增。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2021年,藥品及醫用化學品製造業產值均站上「900億元大關」,今年上半年累計產值達534億元,預期今年產值可望突破千億元再創佳績。

據經濟部統計,隨國民所得增加,醫療水準提高,加上人口高齡化,對醫療保健需求逐年提高,近年我國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業產值大致都呈現正成長。

2012年藥品及醫用化學品製造業產值為677億元,2013年產值達704億元,年增3.9%,但也隨即在2014吃下負成長,產值從700億元大關重返6字頭;2015年則谷底反彈,年增6.3%,重攀700億元大關。

對於2014、2015年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震盪,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解釋,2014年包括南韓等亞洲國家都在發展原料藥製造業,所以各國都進入「削價競爭」,導致價格明顯下滑;然而因為藥品及醫用化學品長期趨勢仍維持正向,隔年即恢復正成長。

而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推升醫用化學及生物製品需求增加。藥品及醫用化學品製造業產值首度站上900億元關卡,為918億元;隔年產值攀升至963億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也一併囊括「連七紅」。

展望今年情勢,統計處分析,上半年累計產值已達534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近二成,相當有機會全年再刷新紀錄,更有望突破千億元關卡。

對於產值得以接連創高,除了疫情推升民眾對於醫藥用品需求外,國內業者在因應醫藥科技應用領域推陳出新,也帶動另一波產品高質化。

統計處指出,依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統計,有從事研究發展工廠家數占該業總家數比率自2000年突破三成,其後逐年攀升,至2020年已有占近五成的工廠均投注研究發展,高於整體製造業8.3%;研究發展經費亦由2012年56億元,升至2020年122億元,平均年成長10.3%,較整體製造業的5.5%多出4.8個百分點。

然而,考量到國內生技業者投入研發時間長、未必會有立竿見影成效,又屬於國家應扶持的「5+2產業」,經濟部為了延續國內生醫產業研發動能,將原本去年底落日《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公布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並將租稅優惠延至2031年底。

該次修法除了延長法律適用期,修法也新增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及受託開發製造(CDMO)生技代工業等,均納入適用範圍。雖然因應營利事業所得稅從25%降至20%,也將研發支出投資抵減率從目前35%調降為25%,但生醫條例所提供之優惠,仍較《產業創新條例》來得更優厚,替生技產業研發提供助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0225 每周一勢重要圖表
下一篇
非典型就業人數 逼近80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