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40字
隨著減稅、鬆監管、及關稅政策等川普上任後的施政方向預期,帶動美股選後一度再創新高,美元與美債殖利率紛紛走揚,美國優先、美國資產成為投資人追逐標的。然而,台股部分,受到川普保護費、半導體關稅課徵擔憂,加以聯準會(Fed)不急於降息,國際美元強勢,影響外資流向,近期台股表現相對美股弱勢。
其中,台股在半導體、AI股休息下,指數回測季線支撐,下探22,500點。目前市場關注焦點,仍擺在川普關稅政策何時實施、Fed貨幣政策動向。
尤其聯準會主席鮑爾最新談話暗指美國經濟穩健、不急於降息,且最新公布CPI年增率回彈至2.6%,隱含未來貨幣政策將轉為漸進式,美債殖利率處在4.4%高位,將影響外資動向,進而限縮台股漲勢,台股短期不脫季線至月線間波動。
美國共和黨橫掃國會取得完全執政,讓市場對關稅議題的擔憂升溫。川普政府若想實施關稅,仍有一定進程。以2017年川普執政時期為例,於當年4月及8月分別啟動232鋼鋁調查及301中國調查,商務部必須在270天內提交調查報告,總統則須在收到報告後90天內,決定是否調整關稅,開啟談判及接受廠商申訴,以確定課稅的商品或是國家是否能得到關稅豁免。
實際上,川普政府當年確定課稅時點,落在2018年3月及6月,耗時將近一年,推估2025年1月川普上任後,即便確定要執行關稅政策,課稅時間點也將落在2026年。
針對台積電(2330)的部分,台積電晶圓代工的全球市占率達到62%至63%,若光看先進製程,全球市占率高達92%,具有絕對訂價權,即便未取得豁免,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的難度不高。
近年來,由於三星及英特爾的先進製程推進速度持續落後台積電,使得全球晶圓代工三國鼎立的格局,已經轉變為一家獨大的情況,即便三星的產品,考量自家晶片競爭力不足,及防止單一供應商高通獨大,也不得不採用台系IC設計大廠的產品並向台積電靠攏,三星近期也傳出先進製程減產50%的訊息,與台積電明年第1季將調漲代工價格形成強烈對比。
上市櫃第3季財報及法說告一段落,就各產業景氣展望來看,仍呈現AI一枝獨秀。全球四大雲端服務廠(CSP)在上季財報中,均因AI貢獻使得雲端服務加速成長,一定程度化解市場對於AI是否泡沫化的疑慮,也因為感受AI對業績成長的幫助,四大CSP表達擴大2025年資本支出的意向,推估將成長雙位數至2,400至2,500億美元,當中又以微軟及亞馬遜占比最高。
近期AI產業最大的變化,來自美超微的財報問題。美超微於9月中時,因逾期繳交年報,遭那斯達克交易所判定違規,並給予60天的補正期至11月中旬,然10月底美超微簽證會計師事務所辭任,使財報在期限內繳交的難度大幅提升,交易所最終可以做出暫停交易或立即下市的處分,在財務有疑慮的情況下,美超微的客戶已開始陸續轉移訂單。
美超微的轉單商機,大致可分幾個層面來看,其一,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美國及台灣的伺服器品牌,近期已陸續確認客戶有轉單的行為或意向,為第一層受惠者;其二,台灣ODM,除美超微外,美國品牌的伺服器大多交由台灣業者生產,品牌廠接獲轉單,台灣ODM雨露均霑。
其三,美超微自製零組件。美超微子公司大訊集團及肯微科技,分別為美超微伺服器機殼及電源供應器的供應商,品牌及ODM接獲來自美超微的轉單後,零組件自然也將使用自己既有的供應體系。
美超微於最近一次的法說會中,對2025年營收預測為260至300億美元,換算高達8,000億至1兆元,當中95%來自於伺服器及儲存系統產品,商機不可謂不大。(作者是元富投顧總經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