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股海自由行/股市評價偏高 操作須謹慎

美股。 路透
美股。 路透

本文共1083字

經濟日報 朱晏民

近期美國一連串強勁的經濟數據,包括非農就業、通膨與零售銷售等數據皆優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確實出現好轉跡象,提高美國下半年避免陷入衰退的機率。根據聯準會亞特蘭大分行的模型預測,第1季美國國內有效需求成長率將回升至2.79%,較上一季的0.22%改善甚多。

美國超乎預期強勁的經濟表現,主要來自於外部經濟好轉,包括歐洲通膨下滑與中國大陸解封,以及通膨下滑使實質薪資上漲,提振消費。然而,經濟表現維持強勁也代表通膨壓力仍大,聯準會打擊通膨的工作尚未結束。投資人因此重新評估聯準會的升息預期,上修終端利率預估並調降下半年降息的預期。

整體而言,現行貨幣政策將持續是經濟前景的最大風險。而近期對貨幣政策展望的變化,已開始抑制股市上漲動能,且不斷攀升的債券殖利率也對股票評價帶來壓力。若聯準會不降息,經濟好轉應是短暫現象,衰退只是延後,並避免不了。因隨著通膨下降,實質政策利率將快速且顯著地進入限制性領域,預估年底時實質政策利率將上升至2007年以來最高水準,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將逐漸增加。

今年以來股市的反彈一個重要的原因,係「景氣回升,通膨下降」引發市場對於「軟著陸」的想像。但我們認為,根據現有的數據判斷「軟著陸」為時過早。近期通膨下降主要由能源、食品與核心商品貢獻,而其原因則在「均值回歸」與「基期偏高」,這兩個因素均無法長期存在。永久性解決通膨問題的關鍵在於勞動市場降溫,而我們目前尚未見到有意義的改善。在勞動市場未出現有意義的降溫之前,景氣回升只會更加強化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的決心,我們認為目前經濟的好消息應視為股市的壞消息。

過去兩年,企業獲利受惠於疫情帶來的商機而大幅成長,雖均值回歸已經開始但仍遠高於趨勢線。預估企業利潤率將因成本上揚與偏低的產能利用率而持續承壓。事實上自10月底以來的反彈行情過程中,企業獲利預估仍持續下修,而股價表現則與基本面呈現脫鉤現象。

即使獲利持續下修,目前的預估值並未充分反映衰退情境,以美股S&P500為例,市場共識仍預估今年獲利為正成長(+1.7)。另股價亦並未完全反應利率上升,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漲破4%,遠高於歷史平均,而股價本益比仍在平均水準。

S&P500目前本益比為17.6倍,其五年與十年平均分別為18.5倍與17.2倍。台股目前本益比則為16倍,甚至高於五年與十年平均的14.4倍與14.6倍。理論上在較高的債券殖利率下,股票應當交易在較低的本益比,在前景不明下如此的估值顯示股票評價仍然偏高。因此,我們認為當前股市還未到長期翻多的時候,在貨幣政策緊縮,評價過高,獲利展望不佳下,逢高仍須謹慎。

(作者是凱基投顧董事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股海自由行/散熱、PCB、重電族群 動能可期
下一篇
股海自由行/台股升勢壯 外資賣不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