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6字
美國聯準會(Fed)最新利率決策會議,將2023年利率目標調高至5-5.25%,鷹派程度超出市場預期,未來將以弱化就業市場,來達到徹底根除通膨的目的。我們預測,有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看到失業率明顯跳升,在美國儲蓄率降至2.3%,已跌破2000年及2008年低點的背景下,一旦失業率提升,消費將難以避免再度惡化。
回歸股市,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度低於預期,對美股的刺激力道已經弱於10月CPI公布後,此外,Fed明年將再度放緩升息幅度至每次1碼,市場反應也不如先前3碼放緩至2碼,主要原因為市場開始觀望,Fed將利率維持高檔的決心,何時會對就業市場造成打擊。
此外,產業前景也處於渾沌不明的狀態。據我們近期的供應鏈拜訪,大多指出,庫存去化即將進入尾聲,但也同時表達,2023年第1季的新訂單能見度偏低,顯示庫存雖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去化,但市場需求仍是很大的變數,且2022年第1季尚未受到通膨的影響,基期相對較高,2023年第1季多數產業年衰退的幅度可能擴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建議投資人必須保留一定的現金水位,在個股及產業的選擇上,要聚焦在受景氣波動小的或長線趨勢明確的標的。
台電推出十年5,645億元的電網強韌計畫,是對發展綠能產業及淨零排碳目標的進一步延伸。政府開始將資源投入後段基礎電網的加固,並點出綠能分散供電、電網擴充更新及廣增儲能設備等建設要點,政府政策扶植的產業與景氣連動度較低,相關供應鏈如儲能系統,電線電纜或變電設施等,更容易受到市場的關注。
此外,電動車仍然是長期趨勢性成長的產業。以鴻海(2317)(2317)為例,預計2023年電動車營收即可突破千億元新台幣的規模,預計2025年達到5,000億元以上的水準,雖然僅占鴻海高個位數的營收比重,但背後帶來的供應鏈商機不可謂不大,有機會複製當年代工蘋果iPhone後,在台灣催化出不少關鍵零組件廠商的模式。
且鴻海除硬體外,也積極發展車用半導體產業。鴻海在下游建立整車的出海口後,可望加速或帶動更多台廠切入車用相關領域,由MIH所帶動的車用商機,可望成為2023年市場投資主軸之一。(作者是元富投顧總經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