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69字
2022年的物價漲幅創了40年新高,日圓、歐元相對美元創了20年以上新低,科技業的庫存,也創了十年新高,所以用事件發生的頻率來看這次的金融市場,應該是一個超過20年頻率的事件。一個20年頻率的事件,規模通常不會小,需要的時間也不會短,不過,這就是金融市場,當波動達到充盈的狀態,也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時機。
先來談談風險,根據永豐金證券今年前九個月台股交易數據,觀察到目前股票市場的交易者最大比例為年齡落在30-40歲之間;若我們定義這次是市場久違的空頭市場,表示這波20年一遇的金融事件,多數投資人都沒有遇過,這容易產生心態上輕忽的風險,這是其一。
其次,因為40年的最高物價,表示美國聯準會(Fed)打擊物價的手段將會用盡氣力,打擊物價的代價,就是終端需求的減緩,需求減緩通常伴隨企業獲利的衰退,這會進一步降低庫存的去化;由於目前筆電、電視、手機市場的庫存驚人,所以這一次去化庫存的時間可能較過去更久,市場研判可能要到明年第1季,庫存才會回到健康水準。依據過去的歷史經驗,股價會微幅領先企業獲利的狀況,若投資人依據過去多頭市場的操作經驗,看到股價短期跌深就去搶反彈,這容易發生交易上躁進的風險,這是其二。
上面說完二大風險後,再來進一步談談機會,既然是個20年以上的事件,所以下次遇到至少要20年後,人生真正有效投資的時間,20年一遇的機會也不多。這次全球股市跌幅都超過20%,不論本益比(PE)或股價淨值比(PB),多數股票都跌到相對便宜的位置,根據證交所最新9月市場統計,加權指數本益比由今年1月的14.52倍,跌落至9月的9.74倍,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投資人絕對有機會好好挑、慢慢挑,用20年以上的角度,參與這次的投資機會,從長期投資的角度,物價、失業、企業獲利等短期風險,或許重要性就沒有那麼高。
一般投資人要如何把握這樣的機會?近幾年流行的存股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根據證交所統計,台股存股市場從去年9月單月的36.57億元,成長至今年9月的55.93億元,年成長幅度達52.9%;永豐金證券提早看到這波普惠金融趨勢,在2020年即開辦存股業務,設立「豐存股」平台二年以來,受到小額定期存股投資人的喜愛,台股市占從去年9月的11.7%成長到今年9月的13.8%,超越市場成長率、成為投資人把握市場機會的主流存股平台。
根據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官網前十名存股申購標的,熱門申購族群分成四大類,分別為二檔台灣50指數ETF、二檔高股息ETF、五檔金融股、與半導體龍頭股;搭配豐存股台股申購年齡來觀察,30-50這個區間占比超過五成,這群客戶多數是正衝刺事業並育兒的族群,無論是擁有特定目標的圓夢族,或是希望提升被動收入為主的樂活族,ETF被動投資與歷年高配息的金融股,成為存股族的首選主流。
而Z世代年輕人因為理財知識增加,小資存股族也愈來愈多,20-30歲的族群也占據三成以上的存股比例。以永豐金證券的統計、臺灣50指數每月定期定額為例,過去近20年,只要穩定、堅持的存股,年複合成長率約為4.6%,這中間涵蓋2008年長達二年的空頭,也因為這難得以久的空頭,可以讓存股族用便宜的價位,買到優質的企業,提升長期的報酬。所以這次的大跌,正是長期存股族的好機會,建議依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選擇適當的存股標的。(作者是永豐金證券總經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