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股海自由行/五大族群 長線投資新亮點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393字

經濟日報 劉坤錫

美股在10月開盤飆升二日後,開始跌跌撞撞,台股走勢亦然。10月初上漲是因美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市場重燃對於美國聯準會(Fed) 放緩升息的期待,這樣的反彈並不紮實,通膨、升息與經濟衰退的陰霾揮之不去,股市走勢必然反覆。

目前金融市場關心重點,包括聯準會接下來兩次升息路徑、美國通膨變化及美股重量級企業獲利和明年展望,加上俄烏戰爭中「普丁態度」等四大關鍵,將主導第4季全球金融市場變化,更對明年行情推估至關重要。

推薦

首先,聯準會9月利率會議公布升息3碼,從利率點陣圖顯示,政策利率到今年底將升至4.4%,2023年達到4.6%的峰值,以打擊居高不下的通膨,預計到2024年才會降息,暗示今年內美國將加大升息力度,激進的升息步伐,提高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疑慮,也衝擊全球金融市場表現。11月、12月聯準會還有兩次利率會議,預估點陣圖可能再次出現變化,如果升息路徑再次調整,將對全球金融市場再度衝擊。

其次,聯準會9月極鷹式升息態度一出,對全球股債市帶來極大震撼,聯合國日前甚至警告,美國激進升息步調,將對全球造成經濟災難。

過去美國在西元1979年至1987年間,當時聯準會主席Volcker上任後,持續調高美國利率至14%,後來美國ISM指數跌落至30,景氣出現衰退,聯準會不得已再下調利率,以史鑑今,今年來全球通膨居高不下,與俄烏戰事關連度極高,當普丁的態度未明顯改變影響全球能源價格前,預估人為因素導致全球通膨維持高檔,加上美國連續升息,等待政策發酵,預估美國通膨恐要等到明年第2季後才會明顯放緩。

下次美聯準會開會日期為11月2日,11月8日美國將舉行期中選舉,期中選舉之後,鮑爾鷹派態度是否緩解值得留意。拜登因民調不佳,多次就通膨發表言論,聯準會官員儼然為通膨捍衛者,很難擺脫為政治考量,加上過去統計發現,美國期中選舉過後,美股普遍呈現上漲,屆時可以密切留意風向變化。

此外,即將進入美股財報季,公司體質佳的個股,股價有機會脫穎而出,惟預估前景指引將以觀望居多,或許還有一波企業及分析師下修指引風潮,屆時再觀察股價反應,畢竟波段底部需利空反覆測試不跌後才能確認。

台股方面,第4季行情受國際局勢影響,行情隨美股亦步亦趨,指數仍維持一個大箱型盤整格局,有機會在13,000點至14,000點間上下震盪,加上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政策態度將傾向「以守代攻」,確保台股成交量不致過度萎縮,以維持市場流動性,由於台股本益比低、殖利率高,上市櫃企業基本面佳、預估明年整體獲利雖有下滑,但後年隨全球景氣邁向復甦階段,績優公司股價將有表現。

產業方面,投資人可以留意2023年受惠結構性成長趨勢的成長股,包括:一、全球新能源車:帶旺台廠PCB、連接器與線束、鏡頭、感測模組、電池、功率半導體等族群;二、半導體先進製程與矽智財(IP):受惠人工智慧、中國大陸半導體自製及高速傳輸三大成長動能,提供台灣IP業者新機會並帶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三、伺服器:平台演進帶動規格提升商機,台灣相關廠商成長受惠大。至於明年傳產受惠族群,則看好台灣生技股,再生能源的離岸風電等。

預估第4季行情震盪,建議謹慎操作,宜布局大型績優龍頭股為主,如果覺得單押個股風險大,不妨透過定期定額,持續布局績優台股基金;ETF操作也可選擇券商存股平台,採定期存股,持續加碼以半導體產業為主的台股ETF,打造台股長線獲利的微笑曲線。(作者是新光投信董事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解封概念、遊戲股 聚焦
下一篇
電動車、AI產業 商機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