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4字
美國上月通膨率降幅超乎預期,成為美股漲勢的關鍵推手,市場預估未來兩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將走緩;第4季由於受惠去年高基期,通膨率應有顯著下行趨勢。
同時,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錄內容顯示聯準會(Fed)將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放緩升息步調是合適的。因此,市場降低Fed加速升息的擔憂,全球金融市場也得以喘息。
台股除受惠國際股市強彈的激勵,國安基金穩盤也抵銷中共軍演的威脅,指數周線連七紅,彈升力道強勁,一舉攻克中期均線反壓,持續維持多頭的格局。
台股企業財報成績單揭曉,第2季財報狀況未如預期悲觀,不過,市場對於科技業庫存去化的程度尤為關心,顯然NB、手機與面板等消費性產業受制於需求疲弱,高庫存調整壓力至少持續兩季以上。
此外,半導體大廠資本支出續增供給未見縮減,過去產能利用率上揚,造成售價同步漲升,但現在由於景氣下滑,一旦終端庫存去化速度緩慢,造成季節性旺季不旺的效應,則產能利用率開始下降致使成本上升,也將導致產品報價鬆動,進而衝擊企業毛利率表現。
因此,科技股短線由於具備籌碼優勢而呈現跌深反彈,但科技業最壞的警報尚未解除,中期的風險正在累積,下半年財報有疑慮的產業仍需趁反彈逢高調節。
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在通膨升溫、貨幣政策鴿轉鷹、經濟衰退與企業庫存去化等問題中循環滾動,國際重要指數頻頻破底。所幸,市場對未來高通膨的恐懼已不如先前嚴重,預期Fed貨幣緊縮的轉折點將至。
此外,美國與台灣年底皆有選舉行情加持,拜登政府密集加碼財政政策利多,帶動相關產業股價表現強勢。台股也有國安基金護盤撐腰,淡化兩岸緊張情緒,加上指數上漲而融資增幅緩慢,與借券餘額位於低檔,皆有利於大盤在反彈過程減輕賣壓。
台股站上季線,短線震盪在所難免,惟美台選舉政策利多紅利,及Fed在9月利率會議與企業第3季財報公布前的空窗期,若市場沒有重大利空擾盤,指數驚驚漲的趨勢仍將延續。
投資建議應採取區間操作且不追高模式,選股方向以明年業績具成長優勢個股、蘋果步入新產品周期的供應鏈、與政策偏多的車用族群。
(作者是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