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79字
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15日起一連二天巡迴台北、高雄舉辦「2023美國家禽研討會」,邀請美國與台灣專家針對「禽流感防疫」與「家禽產業永續發展」議題進行分享,吸引農委會、環保署、地方政府代表,以及學術界、畜牧場、食品業、貿易商等100多位代表出席聆聽及深度交流。
研討會由前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動植物檢疫中心簡任技正兼主任(現任職亞洲大學學士後獸醫學系)杜先覺教授主持,邀請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大中華總監李玉冰、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邱垂章(臺北場)、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分局長傅學理(高雄場),以及美國在台協會農業組副組長艾立克(Erik Syngle)(臺北場)與美國在台協會農業貿易辦事處總監史安莉小姐(Emily Scott)(高雄場)到場致詞。
邱垂章表示,自2021年起國際爆發大規模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造成家禽產業重大經濟損失,臺灣也受禽流感及氣候變遷等因素衝擊,造成國內雞蛋及雞肉供應受到影響。統計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台灣共發生4次禽流感,平均每月1次,有常態化的趨勢,美國為我國主要海外禽肉來源國,後續將協助臺美雙方持續合作,關注及預防禽流感發生,穩定禽蛋與禽肉相關產品輸入事宜,滿足民生需求。
艾立克(Erik Syngle)表示,美國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在動物健康與肉品品質穩定問題上付出很多努力。通膨時代民眾對肉品價格非常感敏,而雞肉的營養價值高,可取代其他肉品,成為民眾的主食。此次研討會美國專家將分享如何控制禽流感措施,以及美國如何提升家禽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進一步讓貿易夥伴與民眾更加認識美國雞肉產業對生物安全及永續投入。
研討會第一個主題由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獸醫貿易政策顧問Dr. John Clifford講授,他是前美國農業部首席獸醫官,擔任美國駐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代表12年。Dr. Clifford介紹美國農業部國家禽流感監測計畫,針對2022至2023年美國禽流感疫情爆發與應變政策,禽流感所造成的經濟成本與貿易衝擊進行分析與探討。接續由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技士陳岱廷介紹臺灣禽流感防疫計畫,包含監測措施及防疫成效,並安排美台兩方專家進行禽流感防疫與談交流。
研討會下午由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總裁兼執行長Greg Tyler先生介紹美國家禽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接著由美國家禽蛋品公會法規部執行副總裁Paul Bredwell先生分享美國家禽產業的永續發展體系(美國永續家禽蛋品圓桌會議, US-RSPE),以及產業如何努力以幫助全球市場。
會議最後邀請暐凱國際檢驗科技公司技術總監黃乃芸博士主演2050年全球淨零排碳趨勢下的家禽產業的因應戰略及措施福利,邁向永續發展目標的路徑。黃乃芸博士指出,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與2021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後,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已成為國際共識,家禽產業如何因應轉型永續經營,為農業部門重要議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