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防洗產地!海關6千筆輸美貨品抓出72件可疑案件

從美國總統川普4月起宣布加徵對等關稅後,財政部關務署成立專案小組加強查核。 聯合報系資料照
從美國總統川普4月起宣布加徵對等關稅後,財政部關務署成立專案小組加強查核。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800字

經濟日報 記者胡順惠/台北即時報導

為防止中國大陸貨品繞道台灣,自由貿易港區冒充「台灣製」輸往美國,危及我國國際信譽與出口秩序,財政部關務署自4月起啟動強化查核行動,全國四大關區共成立查核小組,截至6月15日為止,針對輸美貨品抽查6,962筆,移送72件可疑案件至貿易署,至於是否裁罰及裁罰金額將由經濟部貿易署進一步判定。

關務署副署長趙台安表示,目前移送的72件案件皆屬一般出口案件,並非發生於自由貿易港區,若經貿易署認定有違規情節,將依相關貿易法規進行處理,並視個案情況決定是否裁罰。

為防堵洗產地行為,保障我國製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信譽,經濟部從5月7日起規定,凡輸往美國的台灣產製貨品,報關時必須檢附「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並在報單上標註代號「YT」。

趙台安指出,截至6月15日為止,海關已查驗超過11.6萬餘筆紙本聲明書,都要附上正本,海關也提醒業者,須繳交正本聲明書,若未繳交必須於三日內補交,且未來影本將不再受理,違規者可能被列入高風險名單、提高查驗比例。

趙台安進一步指出,自貿港區目前雖尚未查獲明確違規案件,但已針對280筆輸美貨品進行抽查,相關罰則也早已宣導,包括違規轉運將可處3萬至30萬元罰鍰,藉以發揮嚇阻效果,未來是否修法強化處罰規定,交通部航政司仍在研議不同條文之間的適用情形,相關進度尚待送立法院審議。

此外,關務署也發現有業者標示「From Taiwan」企圖矇混過關,經查並未符合貿易署原產地標示規定,根據貿易署原產地標示規定,合法標示僅限「中華民國製」、「中華民國台灣製」或「台灣製」三種,中英文皆可,海關認為標示不符視為違規,但貿易署認為還無法構成裁罰程度,後續將列為重點追查對象。

趙台安強調,過去政府為鼓勵出口,通關查驗比例較低,但在洗產地疑慮升高下,針對輸美貨品,已由專案小組加強實地抽查,除了海關電腦系統既有的抽查外,各關區均成立人工作業小組,進一步強化出口源頭管理,避免成為他國規避貿易制裁的破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蕭美琴:台灣積極推動兩項轉型 AI 與淨零碳排
下一篇
勞保年金明年有望調漲 預估78萬人受惠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