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2字
全社會防衛韌性第四次委員會將於周四(26日)登場,據了解,本次會議主軸將在上次在台南實地演練的基礎上,聚焦漢光演習與城鎮演習如何彼此結合與呼應,定錨7月為國家團結月,扣合「當台灣社會準備越充足,國家就更安全」的核心概念,盼團結國人、團結國家,深化台灣的社會與民主韌性。
全社會防衛韌性第三次委員會於3月27日在台南舉行實地演練,想定複合式災難場景,驗證中央、地方與民間的應變能力。
而漢光演習先前已完成高階幹部圖上兵推及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實兵演練將在下月9日至18日舉行,將結合城鎮韌性演習,在台北、台中和台南舉行防空避難演練,屆時將採同一套情境想定,漢光演習著重在軍的部分,而城鎮韌性的防空演習,則著重在民的部分如何應對。
據了解,全社會防衛韌性第四次委員會主軸將在前次台南演練的基礎上,聚焦漢光演習與城鎮演習如何彼此結合呼應,定錨7月為「國家團結月」。
之所以稱為國家團結月,據了解,意在凸顯軍民整合團結的意象,強調「保衛國家並不只是軍人的責任,台灣社會每一位民眾都可以扮演保護自己和協助社會的角色」,這就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精神;透過演訓,包含軍方、非軍方部門的演練,共同表達台灣人非常堅強的防衛意志,以及保護自我的決心,台灣社會整體往這個方向推動努力,也是國際社會非常期待看到的。
據指出,此次國家團結月主視覺由國防部軍聞社操刀,國軍弟兄姊妹除外,包括警、消、醫、護也一同入鏡,象徵軍民整合的全社會投入,展現國家團結的意象。
有關時程安排,據了解,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6月26日將聚焦討論漢光演習與城鎮韌性演習如何相互結合,對民間委員說明溝通、交換意見;緊接著7月1日由國防部舉行記者會,說明漢光整體規畫;內政部再接續7月2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搭配漢光演習,城鎮韌性防空避難演習相關規畫,為國家團結月揭開序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