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高鐵經驗接任台鐵董座 學者指鄭光遠將面臨4大挑戰

本文共1328字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高鐵前董事長鄭光遠放棄每月20萬薪資,「降薪救火」接任台鐵董事長,今天正式上任,學者除肯定鄭光遠的專業,也佩服鄭對軌道運輸的熱忱,願意接任台鐵董事長,但也分析,鄭光遠接任董事長後,將面臨經營管理、安全文化建立、新血及人才培養、軌道經濟等4大挑戰。

台鐵公司化欲解決人力不足、票價是否調整、安全文化落實等3大挑戰,結果首年卻交出137.9億元史上新高虧損成績,行車事故與異常事件達1009件,創23年來首破千件紀錄。交通部長陳世凱11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雙鐵人事案,其中,台鐵董事長由高鐵前董事長鄭光遠轉任。

台鐵今早9時30分召開臨時董事會,官派董事從交通部次長伍勝園改派鄭光遠,並經由董事推選出董事長,鄭光遠董事長今正式上任。

台北市立大學前瞻運輸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張學孔表示,鄭光遠過去在陸海空的表現,不論實務或轉業上都給予肯定,軌道運輸經營是他的專長,不管是長榮集團或高鐵都順利達成任務,現在願意來台鐵公司救火,給予極高期待。

但張學孔指出,台鐵不論是組織文化、運具特性、服務方式等,其複雜度都高於高鐵,鄭光遠需善用既有人力,讓台鐵內部專業分工,透過好的經營管理方法,讓這樣複雜的系統、台鐵各部門的能力都能發揮出來,這是第一個挑戰。

其次,安全文化建立也是重中之重,張學孔說,台鐵公司化後傳出的事故更多,主要是監管及營運分開後,監管變得更透明、更能發掘如延誤、對安全有危害的事件,雖然感覺台鐵負面消息變多,但另一方面,這也才能更好監督、讓台鐵有更安全的服務。

張學孔指出,安全管理不只是提升監管量能,最重要的事台鐵從上到下、從基層員工到管理階層都要有安全文化的認知,因此擁有制度性很重要。過去國內不少安全相關專家都提到,我國台鐵公司可效仿日本、英國、歐盟的組織系統及安全文化,目前的台鐵總經理馮輝昇過去1年也很強調這點;鄭光遠過去有航空的經歷,而航空業的安全文化非常值得引入台鐵。

人力召募及人才培育方面,張學孔說,涉及2個層次,首要就是薪資部分,要留住優秀台鐵人才,同時吸引更多有志於軌道經營的人才加入台鐵,這次是一個好的機會。從鄭光遠董事長本身、管理階層到基層員工的薪資結構,都應做更好的改革,從長遠的人才發展、培養、吸引新血來看,現在是很好的契機,但這涉及國營企業、公營公司整體薪資結構,也是鄭光遠董事長要面對的很大挑戰。

另外,台鐵公司化首年就虧損137.9億,軌道經濟成台鐵除了本業外重要的收入來源。張學孔指出,公司化後的未來2至3年是重大關業,鄭光遠擁有豐富經營經驗,搭配總經理逢輝昇的專業,應全力衝刺軌道經濟,尤其是場站開發。

張學孔說明,軌道經濟包含本身的經營、場站的開發、軌道觀光。目前台鐵的軌道觀光已有成績,而台鐵261個車站至少有100個車站可以做聯合開發,有效的經營管理,事業外收入重要管道,除賣便當,車站周邊土地可結合都市計畫來利用,像是JR東日本業外收入就占整體收入的48%,顯見場站開發其重要性。

張學孔建議,台鐵應在這兩、三年全力衝刺軌道經濟,不僅是台鐵公司化非常重要的使命,也因不受限於鐵道法,可彈性發展。此外,既然總統、行政院、交通部推派鄭光遠這樣好的人選經營台鐵,也應大力協助鄭光遠及台鐵公司,除減少虧損,也能讓台鐵逐漸步入永續經營方向。

高鐵前董事長鄭光遠放棄每月20萬薪資,「降薪救火」接任台鐵董事長,今天正式上任。...
高鐵前董事長鄭光遠放棄每月20萬薪資,「降薪救火」接任台鐵董事長,今天正式上任。聯合報系資料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高科大訪矽谷 聖荷西州立大學關注「御風」實習船
下一篇
北士科地上權給輝達須報中央?內政部:北市府可自訂規則辦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