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71字
罕見疾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用藥已納入健保給付,但平均須等待一至三個月,兒童腎臟醫學會呼籲,健保署應彈性調整,先用藥後補件,讓患者及時用上救命藥。衛福部健保署表示,健保用藥事前審查平均1至3周,aHUS是特殊案例審查,幾乎一周內完成,已優先處理。
台灣兒童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邱益煊說,aHUS是補體調控因子突變的罕見疾病,遺傳性aHUS約占6至7成,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至2,可能在任何年齡發病,但兒童發生率高於成人。與其他罕病不同,aHUS是補體「煞車」故障,往往發病來勢洶洶,嚴重時危及性命。
邱益煊說,當病原體入侵人體,補體調控因子觸發開啟補體系統活化,產生發炎反應,直到擊退病原體。但aHUS個案遇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懷孕、過敏及其他創傷,因補體關閉系統出問題,造成補體系統持續活化,讓原本應受到保護的正常細胞被攻擊。
邱益煊表示,補體系統失控後會讓血液變成「不定期炸彈」,對全身器官進行無差別攻擊,由於aHUS臨床症狀進展迅速,未及時治療,恐造成器官衰竭,研究指出,半數aHUS患者首次發作後,1個月內就會惡化為末期腎臟病,須長期洗腎,甚至有死亡風險。
目前aHUS傳統支持性療法有血漿置換或腎臟移植,新型治療自費一個月就要100萬元,所幸,長效型補體抑制劑從今年2月起健保給付,但邱益煊說,仍有病人無法及時用藥,罕病認定及健保用藥事前審查平均等待1至3個月,呼籲調整彈性給付,開放急迫個案先用藥後補件。
林口長庚兒童腎臟科主任余美靜說,臨床上曾有一名14歲青少年,因腎衰竭接受腎臟移植後卻排斥,必須洗腎,一度又出現血小板低下,且突然單眼視力模糊,短短一個月內惡化至近乎全盲,期間數度檢測才發現是aHUS,開始用藥治療,但孩子視力再也回不來,感嘆要是能更早用藥就好了。
余美靜指出,器官只要受損就無法恢復原狀,許多先進國家醫學會、期刊建議aHUS患者應盡早用藥,日本研究指出,患者於15天內接受補體抑制劑治療,降低持續洗腎風險;西班牙研究提到,高度懷疑aHUS患者發病24小時內用藥,可爭取最佳療效。
余美靜表示,每1名aHUS個案發作都難以捉摸,「每天都如同走在鋼索上」,由於新藥給付範圍相較核可的適應症限縮,期盼未來針對特殊族群,如孕婦、等待移植的患者、合併免疫相關疾病等可逐步擴大給付,造福更多病人。
罕見疾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發病急猛,醫師臨床發現救命藥審查偏慢,籲加速給藥。衛福部回應,設有罕見疾病專案辦公室加速審查,健保署平均1週內完成用藥事前審查。
醫學會建議簡化健保事前審查流程、擴增腎臟切片等其他病理切片作為參考指標,以及對孕婦、待移植患者、合併免疫相關疾病者逐步擴大給付等訴求,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暫時還沒有收到相關醫學會提出建議,若有緊急替代必要,醫學會可提議給付規定修改,由專家會議與共擬會討論,而健保用藥事前審查平均1至3周,aHUS是特殊案例審查,幾乎1周內完成,優先處理。
至於罕病認定,學會建議進行罕病通報審查時,基因檢測報告可採後補作法,國健署表示,aHUS個案通報審查訂有審查基準,由相關醫學領域專家所訂定,目前也設有罕見疾病專案辦公室,協助通報及審查事宜,如有新實證可提出,由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會的審查委員及專家一定會加速審查,但尚未接到相關意見,有新實證都可以提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