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管中閔批僑生淪學工現象 僑委會:勿抹黑以偏概全

本文共716字

中央社 記者楊堯茹台北25日電

媒體報導,僑生來台淪學工。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批這樣惡劣的現象是學校之恥、台灣之恥,僑委會今天表示,管中閔在國發會主委任內,擴大辦理產攜專班,正規學制不宜曲解為學工,也不該被抹黑更不宜以少數案例以偏概全。

管中閔23日在社群媒體臉書表示,天下雜誌以「台灣,偽留學之島」為題,報導台灣後段班高中職「誘騙」僑民後代來台作為「學工」,踩在人口販運灰色地帶。此惡劣現象不僅是涉案學校之恥,也是政府之恥、台灣之恥。

僑委會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僑委會配合國家政策推動「產學攜手合作計畫」,103年管中閔任國發會主委任內,擴大辦理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但開辦初期相關升讀輔導及留用配套措施尚未完備,前幾年學生畢業人數偏低,反而今日僑委會做好配套措施。

僑委會說明,產攜專班比照台灣學生嚴格辦理各項作業,包括實習、上課以及休息的相關規定,實習津貼也高於基本工資。產攜專班制度與權益並非獨創或專屬,若以學工來形容學生,無疑也將台灣建教生認定為學工。

僑委會表示,歐美、日韓等國也有相似的教育體制,若僅將來台就讀正規教育體制產攜專班的僑生認定為學工,是嚴重階級偏見,更有歧視意味。

至於仲介涉入招生的說法,僑委會指出,已多次重申嚴禁此舉,113學年度起招生簡章更載明倘發現相關具體事證,將停止學校未來3年承辦資格,駐外館處也針對代辦機構不予保薦或不予核發簽證。113學年度共有780件不予辦理其資格審查及分發作業。

僑委會強調,產攜專班實施迄今,人數逐年成長,不僅提供經濟弱勢僑生翻轉人生機會,也有助產業界人才的穩定培育,不該被抹黑更不宜以少數案例以偏概全,抹煞多贏制度與台灣形象,且僑委會及教育、勞動主管機關都持續滾動式調整相關政策,以強化產攜專班效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看護移工遭雇主施虐、強迫勞動 監院糾正中市勞工局
下一篇
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三讀 有三大亮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