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1字
針對近期媒體報導金門「救護航空器駐地備勤及運送服務計畫」履約情形,質疑現行後送航空器的安全性及採購過程,引發社會關注。對此,金門縣衛生局今天透過臉書聲明,強調計畫的航空器規格及招標程序皆符合政府採購法與國際適航標準,並重申病患安全與飛安至上,呼籲外界勿輕信未經證實的消息。
金門縣衛生局表示,該計畫的航空器規格並非由金門縣政府單獨決定,而是依據政府採購法第11條,經衛生福利部召集國發會、國防部、內政部空勤總隊、交通部民航局、公共工程委員會及離島縣政府等多個單位,歷經10次工作小組會議研擬而成,確保公平競爭與專業標準。
規格中明訂,航空器須符合FAR-23、EASA CS-23等國際適航標準,或FAR-25、EASA CS-25標準的雙發動機飛機,亦或符合FAR-29、EASA CS-29規範的雙發動機大型直升機,因此,無論是固定翼噴射機、螺旋槳機或直升機,只要符合相關標準,皆可公平參與投標,外界指稱規格設定有瑕疵的說法並不正確。
針對媒體質疑安捷航空取得合約的過程,衛生局澄清,該計畫於111年首次招標時無廠商投標而流標,經重新招標後,僅安捷航空投標,並經採購評選委員會審查合格後依法決標。
安捷航空已取得交通部民航局核發的普通航空業許可證,並通過AC 120-033D緊急醫療服務飛機飛航作業認證,具備執行緊急醫療後送任務的資格。衛生局強調,所有招標與審查程序均依法進行,過程透明,並無外界影射的圖利爭議。
衛生局指出,金門的醫療後送服務關乎病患生命安全,病安與飛航安全始終是計畫推動的最高原則,無論是在招標評選或履約執行上,縣府皆嚴格遵循規範,確保承包業者提供的航空器與後送服務達到最高安全標準,讓金門鄉親獲得最完善的緊急醫療後送保障。
衛生局強調,近來有部分未經查證的訊息在媒體與社群平台流傳,可能影響社會信任,呼籲民眾應以官方公告為依據,如對醫療後送計畫有疑問,應直接向政府單位查詢,以獲得正確、完整的資訊,避免不實資訊造成誤解與恐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