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枋山設10支風機恐影響候鳥遷徙 環評委員不滿評估簡略要求補件

本文共998字

聯合報 記者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有開發單位規畫在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農地設置10部風機,環境部今下午舉行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會議過程中不但遭民間鳥會代表、屏東縣府、枋山鄉公所輪番質疑,多數環評委員也認為開發單位在評估風機對生態,尤其是候鳥遷徙路徑的衝擊不夠確實,也未完整呈現在地居民聲音,要求補件後再審。

該案開發單位為屏盛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經濟部,規畫於屏東縣枋山鄉設置10部風機,風機單機裝置容量約為4至5 百萬瓦(MW),總裝置容量約為40到50百萬瓦(MW),每座風機基座總面積約為660平方公尺; 並以11.4或22.8千伏(kV)電纜沿既有道路鋪設,總長度約6.2公里。

中華鳥會代表劉先生說,候鳥遷徙的飛行受到天氣影響會改變飛行習慣,開發單位調查日期限制會造成數據失真,建議必須挑在候鳥大量過境時才有足夠多的觀察數據,真實描繪候鳥的飛行路徑及所受影響。他強調,過境鷹群在9月、10月受到落山風吹撫影響,飛行高度會將至200、100甚至50米,剛好是風機高度,這些都應該考量在內。

屏東縣府代表則質疑,環說書內並未著墨太多地方意見,僅宣稱有召開公開說明會,縣府要看到地方居民支持的聲音,否則原則上不會支持此案。枋山鄉公所代表也說,鄰近的原住民部落會受影響,且部落大多是老人家,對噪音承受度低,開發單位應該到部落開說明會,才能清楚部落想法。

多名環評委員除質疑地方溝通不夠充分,也批評風機對生態、地質影響的相關資料都太過簡略,應強化風機對猛禽活動區交互影響分析,尤其風機規畫密度偏高,又沿溪谷設置,難道要過境候鳥過五關斬六將?必須釐清生態數據的合理性、調查時間、頻率及方法。更有委員當場批評開發單位做的報告避重就輕、只取有利數值,有違反作業規範疑慮,讓他看了很生氣。

也有委員擔心,不少風機鄰近道路,開發單位稱只在清晨、傍晚會造成眩影,但這兩個時段是視線最不佳的時候,不少國家明確限制風機與道路距離,開發單位應更細緻評估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性。

開發單位解釋,已拜訪過獅子國中校長、楓港國小告知設置風機影響性,後續也會持續加深地方溝通。

最後專案小組要求開發單位再補件、修正說明各風機機組噪音、振動、眩影等對鄰近敏感受體(包括民宅、學校、聚落、產銷班、農田、道路)的影響及差異性,強化減輕對策及檢討環境監測計畫,並審慎評估風機設置地點的適宜性,並加強利害關係人溝通等13項內容,在6月30日前送小組再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撐過關稅風暴 賴惠員:讓政府資源助企業升級轉型
下一篇
880億方案何時出爐 政院:持續加入產業想法儘速提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