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北市家暴通報每年逾8千件 一站式服務4月進駐社區防暴

本文共823字

聯合報 記者洪子凱/台北即時報導

北市親密關係家暴案2021年至2024年每年平均通報逾8千件,為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社會局4月將於文山區設立「家和一站式服務」,局長姚淑文說,服務進駐社區若有發生狀況可第一時間介入處理,也盼長期推動宣導達成「零暴力」理想。學者也給予政策肯定,但提醒空間設計及人員訓練需著重友善及隱私性,避免讓外界「貼標籤」。

社會局統計,北市從2021年到2024年親密關係暴力通報案件,平均若在8千多件,分別2021年8240件、2022年8208件、2023年8244件、2024年8692件,家防中心綜合規劃組長鄧湘安表示,近年來鼓勵通報,也不僅限於當事人,若鄰居發現爭吵也會通報,近年來通報案量都較高。

姚淑文直言,過去都是用方案補助與民間團體合作,讓民團到各社區推廣行動方案,但都是單點式的推動,考量到文山區接下來會有大量社宅進駐,也會行程較多弱勢族群,經濟、生活壓力會比較大,在興隆A區社宅推動「家和一站式服務中心」預防家庭暴力發生。

姚淑文舉例,目前家暴發生年紀多發生於30-40歲,可能新婚或者剛生小孩沒有育兒經驗,加上可能事業剛起步、經濟生活壓力大等狀況下,加上下班回家又要照顧小朋友,可能壓力太大就容易發生情緒失控狀況,該服務就可透過婚前或是社區定點宣導,降低家庭面臨危機風險,若發生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介入協助。

姚淑文說,家暴行為樣態很多,不單單只有新婚、沒有育兒經驗者,包含照顧長者、老夫老妻等都有可能發生家暴,希望透過進駐社區讓家暴防治及社會福利部分宣導防治,讓問題能及早處理,希望將公部門與民間資源一併整合,達成零暴力的理想。

台大社工系教授劉淑瓊認為,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需要人家幫助,特別是家暴議題對部分人來說「難以啟齒」,駐點社區服務可近性,政策值得肯定,但需注意空間友善、隱私性的問題,不要讓潛在使用者覺得進到這個空間就是被貼標籤,而是可以放鬆、舒適的聊天、休息,專業人員也能透過聊天內容發現問題,適度給予建議,讓被害人不會感到壓力。

北市親密關係家暴案2021年至2024年每年平均通報逾8千件,為落實「預防勝於治...
北市親密關係家暴案2021年至2024年每年平均通報逾8千件,為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社會局4月將於文山區設立「家和一站式服務」,若有發生狀況可第一時間介入處理,也盼長期推動宣導達成「零暴力」理想。示意圖。圖/AI生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總統:民主人權是抵禦專制重要力量
下一篇
政院核定880億元額度 產業支持方案擴大雨天撐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