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台灣進軍柏林影展 「愛作歹」等2電影有望抱泰迪熊獎

本文共736字

中央社 記者林尚縈柏林16日專電

台灣電影在本屆柏林影展表現亮眼,共有3部國片及1部台美英合製影片入選、入圍;其中同志犯罪驚悚片「愛作歹」與講述3名黑人酷兒女性踏上旅程的公路電影Dreams inNightmares入選全景單元,有望角逐專屬LGBTQ+題材的泰迪熊獎。

第75屆柏林影展在大雪中盛大開幕,包括「愛作歹」、「河鰻」與「三廳電影」以及台灣國際合製電影Dreams in Nightmares入選、入圍本屆柏林影展,再創佳績。

其中新銳導演朱平首部劇情長片「愛作歹」,由金馬獎男配角施名帥與金鐘獎男配角黃冠智主演,以獨具「台味」的黑幫同志題材,入選本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Panorama)單元。

另入選同單元的Dreams in Nightmares為台灣與英美合製片,台灣製片人劉品均今天將在柏林參加該電影首映。這兩片皆有望角逐專為LGBTQ+題材設立的泰迪熊獎。

泰迪熊獎(Teddy Award)是柏林影展於1987年創立的影展獨立電影獎項,專門表彰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題材的電影作品。

該獎項旨在表彰對LGBTQ+議題具有藝術價值與社會意義的作品,並促進酷兒權益,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酷兒電影獎項之一。

泰迪熊獎最初由柏林同志電影人史派克(WielandSpeck)發起,一開始僅從入選電影大觀單元的影片中挑選,隨著影響力提升,如今獎項涵蓋泰迪熊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及「泰迪熊特別獎」等類別,並由國際評審團選出得獎作品。

台灣電影也是泰迪熊獎常客,包括由楊丞琳主演的「刺青」(2007)、張作驥導演的「醉.生夢死」(2015)、黃惠偵拍攝同志母親的紀錄片「日常對話」(2017),與蔡明亮的「日子」(2020),都從柏林影展抱回這個獎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北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展示低碳與智慧建設成果
下一篇
共軍在台灣周邊演習 美國防部:密切關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