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16字
基層農會改選被視為2026年地方選舉前哨戰,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首度農會改選,地方分析,民眾黨前市長柯文哲執政8年,不少農會人士被貼上「柯友友」,勢必成為藍、綠積極拉攏對象。
北市地方人士說,農會改選被視為政黨勢力和資源的分配,北市農會總會員有7千1百多人,其中士林區農會會員至少占2200人,甚至比人口最多的大安區農會人數還多出數倍,有舉足輕重腳色。
地方人士說,陽明山農民偏藍、社子偏綠,此次農會選舉對2026是很重要前哨戰,直接影響到士林、北投區議員、甚至市長選舉,候選人可透過農會體系運作拉票。
此外,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涉官司後,新竹市農會之爭也牽動政局新竹市農會改選也牽動2026變數,有27年總幹事資歷的退休總幹事鍾祥銘回鍋參選,劍指爭取連任的理事長郭瑞誠。
地方人士指出,竹市農會系統長期被視為國民黨的重要樁腳,鍾祥銘與郭瑞誠均出身國民黨派系,但近年鍾與民進黨關係密切,高虹安身陷官司,藍白是否再合未定,但是鍾與綠營合作,可能改變政局。
高雄過去農會系統以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為首的高縣白派為主力,但綠營執政多年,色彩漸淡,已非昔日挺藍選舉機器。農會人士說,現在多數農會色彩依舊偏藍,但大家有共識「市長挺綠、立委及議員不干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