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92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更再度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東海大學兼任教授邱達生表示,我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建議政府不妨順勢以「零關稅」來與川普政府談判,這會比加入CPTPP更好,可以藉由川普想要的公平貿易達到我們想要的自由貿易,是雙贏。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建議可採取三策略來因應,一是關注各國應對川普關稅戰的策略應用;二是聯合我們的美國半導體夥伴;三是跟美國進行更大規模的合作。
學者分析,台灣出口約65%都是ICT產品,目前資訊電子產品有資訊科技協定,基本上都是零關稅或是低關稅,影響不大;但傳統產業如汽車、鋼鐵或農業產品,儘管不是進出口主力,但會影響廣大農民,農民也代表選票。
王健全指出,半導體方面台灣基本上還是以中間財為主,台灣幾乎沒有最終財,王健全分析,「這是個談判策略的應用」,王健全建議台灣半導體廠商可以聯合幫我們進行晶圓代工的美國大廠,去影響川普對台灣晶片課徵關稅。王健全還提到,或許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上跟美國進行更大規模的合作,也會是一個不錯且可行的策略應用和談判籌碼。重點是,要儘速盤點「我們口袋裡有什麼東西」,再來和對方談看可以如何折衷。
邱達生指出,台灣進口關稅平均6.5%,經濟主要靠出口,且台灣與美國貿易逆差大,川普的「對等關稅」,對我們來說看似挑戰其實是轉機,可以趁機對美進口降到關稅3.3%或進一步殺到0%,反而對台灣有好處。
此外,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多次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甚至傳出美國政府可能正在推動一項涉及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2330)組成合資公司的計畫。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這對台積電來說不是最好的選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