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台泥綠能漁電許可遭撤照 公司呼籲政府建立差異化裁量

本文共1241字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台泥(1101)13日代子公司台泥綠能公司表示,漁電許可遭撤照,這是個別養殖戶鑽制度漏洞,呼籲政府建立差異化裁量。勿讓誠信企業淪為提款機。

針對嘉義縣政府基於認定部分養殖池未有養殖之事實,於2024年12月9日發函廢止台泥嘉謙綠能義竹一期漁光案F區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許可,台泥嘉謙綠能秉持企業社會責任與法治精神,已於1月9日依法提出行政救濟程序。

台泥嘉謙綠能指出,F區四位養殖戶其中三位,個別漁獲量均達法定標準,唯陳姓養殖戶利用漁電共生法規漏洞,雖經本公司持續溝通協助修繕並支付全額租金仍無法達成有效合作,近期又提出近700萬補償金索求。台泥嘉謙綠能在訴願同時也根據合約之養殖權,於2月5日進駐該爭議池區展開養殖作業。台泥嘉謙綠能期待並相信主管機關會正視制度完善需求,建立差異化裁量基準與補救機制,共同守護得之不易的綠能轉型成果。

台泥嘉謙綠能依法向農業部提出訴願,主張縣府處分未充分考量個案差異。F區黃姓及兩位陳姓養殖戶已穩定養殖吳郭魚、泰國蝦或鱸魚,漁獲穩定且達法定標準,顯見案場多數設施具實質養殖效益。惟陳姓爭議養殖戶僅於2023年8月進場養殖3個月。F區其他三位養殖戶個別漁獲量均達法定標準,縣府撤照裁處有違比例原則,亦嚴重影響守法漁民權益。

台泥嘉謙綠能於履約期間持續支付每公頃30萬年租金於陳姓爭議養殖戶,陳先生僅於2023年8月進場養殖3個月。台泥嘉謙綠能最近一次應陳先生要求大規模修繕為2024年上半年,同年5月9日安排陳姓養殖戶到場驗收,他不願簽名又繼續追加修繕項目包括要求拆除養殖池中光電板之基樁,近期陳姓養殖戶又提出補償金近700萬元之需求。台泥嘉謙綠能已依法向仲裁協會提起2000萬元損害賠償請求,以維護法治經濟秩序,也企盼以此促使相關當事人回歸理性互動。

為維護漁電共生政策核心價值,台泥嘉謙綠能專業養殖團隊已於2025年2月5日依法進駐爭議池區展開養殖作業。此舉不僅符合契約規範,更展現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之決心。團隊已累積40萬尾健康漁獲實績,並將定期舉辦技術交流活動,也非常歡迎陳姓養殖戶參與觀摩,共同提升養殖技術。

台泥企業團在台灣全面投入風光地海最多元項目的綠電發展,旗下台泥嘉謙綠能自2018年投入嘉義漁電共生案場,已有12組養殖夥伴與我們一起成功開創於電共生模式,包含積極投入有機養殖、被稱為新生代養鰻達人青年養殖戶也是台泥嘉謙綠能的好夥伴。2024年11月舉辦「漁電共生健康共享」成果展,展現環境友善與產業升級具體成效,後續將持續投入:低碳養殖技術輔導及建立生態監測數據平台,並同時確保達成綠電發電年減碳量15,000公噸的目標。

本爭議案若最終走向撤照,除企業投資財務損失外,更將導致現有養殖戶面臨停工損失與租金收入中斷,該基地破碎化也將導致後續難有其他企業接手投資,並進一步衝擊全台48處漁電共生案場營運信心。台泥嘉謙綠能期待並相信主管機關會正視制度完善需求,建立差異化裁量基準與補救機制,亦不至於讓兼顧情理法的企業淪為爭議養殖戶之提款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富邦證券獲頒「第一屆臺灣金融業公平待客大調查」卓越體驗企業獎
下一篇
台灣若列「骯髒15國」衝擊經貿?財部觀察到這兩件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