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9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AI、半導體需求暢旺,交通部昨(11)日指出,2024年我國自由港區營運績效大幅成長,貿易值達3兆元,年增逾五成,再創歷史高峰,主要受惠輝達(NVIDIA)、超微(AMD)設立亞太發貨中心,並隨AI晶片需求增長,貿易值從1.9兆元躍升至3兆元。
為強化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交通部推動六海港(基隆港、蘇澳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及一空港(桃園國際機場)自由貿易港區智慧建設及加強關聯產業招商,目前空港有33家業者進駐,海港有85家,這幾年表現都很亮眼,其中空運的貿易值占比達八成,多半來自高科技產業。
交通部航政司長韓振華說,港區近期因輝達及超微設置亞太發貨中心,對自貿港區的貿易值帶來很大貢獻。
空運自貿港區方面,全球AI應用領域不斷擴增,對高階AI晶片及伺服器產品需求大增,帶動桃園航空自貿港區的電子、半導體關聯產業貨品出口增加。空港部分,2024年貿易值達2.4兆元,較前一年1.3兆元大增近八成,貨量部分亦再增長近三成至3.4萬噸,為疫後新高。
此外,桃園航空自由港區的冷鏈物流專倉去年6月取得國際空運協會(IATA)航空冷鏈認證,有助促進生技醫療產業發展外,去年7月啟用的快遞三庫,更提供跨境電商完善之物流服務。
韓振華說,因應電子及半導體、AI產業規模擴增,桃園航空自由港區投資32.5億元擴大H棟加值廠房規模,期打造AI晶片產業聚落,預計今年底完工,2026年啟用,可增加600個就業機會,創造3,000億元貿易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