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65字
桃園市平鎮區老街溪上游支流大坑缺溪兩岸長久以來交通不便,里上被溪硬生生分為兩半,民代接獲陳情反映,右岸到左岸繞行一圈需30分鐘,因此希望爭取建橋。桃園市養工處回應,目前工程由平鎮區公所執行,並已成功爭取預算1400萬元,預計明年4月開工,新設3.3公尺、長22.5公尺人行跨橋。
市議員陳韋曄表示,過去因大坑缺溪分隔,右岸的長輩參與左岸的社區關懷據點活動極為不便,導致社區參與度受到限制。先前一直爭取未果,經過2年不斷努力溝通與爭取,終於取得地主同意並獲得經費可以施作。
平鎮里長王耀棟說,平鎮里因大坑缺溪被分成兩半,形成破碎地形,約60位長者會前往關懷據點,且主要都在左岸,右岸的長者若要繞行過去須花費30分鐘,加上要在馬路上人車爭道,真的相當危險,才會希望建橋方便里上居民通行,也能增加安全。
陳韋曄表示,除了關懷據點長者,里上也有許多居民能因此受惠,未來建橋後,當地長輩與居民將可免於與車輛爭道,並縮短參加社區活動的步行時間,增加活動參與率,同時大幅提升行人安全。這不僅是1座橋樑,更是串聯地方情感與促進社區融合的重要連結。
養工處說,工程將由平鎮區公所執行,並已成功爭取預算1400萬元,預計明年4月開工。橋的位置在水汴頭伯公旁步道(南平路二516巷)連接至對岸(南平路二段396巷),將新設寬3.3公尺、長22.5公尺人行跨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