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發會規劃三面向 助攻台灣供應鏈提升永續價值

本文共927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9日表示,企業若能協助上游去達到減碳、永續,會是很大的武器。政府也規劃從發展綠色金融、輔導企業減碳兼顧轉型公平、扶植綠色新興產業等三面向著手,同時國發基金也資助新台幣100億元作為綠色成長基金,要讓台灣的永續供應鏈成為全球產業更重要的供應鏈,「未來會推出很多政策往這個方向走」。

劉鏡清今出席「2024永續供應鏈高峰論壇」,他於致詞時指出,永續是企業新的差異、新的價值和新的未來,政府將挹注許多政策資源引導企業往此方向走;否則企業若產品差異化不大,成本又缺乏高經濟規模優勢,一旦無法協助上游達到減碳或永續等目的,供應鏈價值將會逐步被取代。

不過,劉鏡清也強調,推動減碳、永續和綠色轉型,也會伴隨巨大商機,國發基金已提供百億資金作為綠色成長基金,希望在轉型過程中,新興產業能一同成長,台灣也可以發展新的綠色產業。

劉鏡清並提到,政府計畫培養9.8萬名綠領人才,加上20萬名人工智慧(AI)人才,助攻產業發展,政府希望在公平性、財務、創新、創業等面向,提供一定程度支持,期待有新產業誕生並發光發亮,他也會在經濟發展委員會拋出相關議題。

此外,劉鏡清並說明,台灣碳有價時代已來臨,雖然初期規範比較寬鬆,但長期會一日比一日嚴謹,這個過程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機會;金管會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中,也把發展綠色金融商品列為重要策略。

同時,劉鏡清也點出綠色轉型公平性的問題。他指出,許多公司經營的很辛苦,未來又要面對碳費,營運恐受影響,近期國發會將著手進行相關研究,希望把受影響的企業找出來,先行輔導,避免企業在綠色轉型的階段受到傷害,甚至波及員工生計,「這個平衡我們也積極在走」。

出身自企業界的劉鏡清並語重心長直言指出,過去有些企業認為,綠色轉型只要做到合規就好,甚至認為減碳、永續只會增加成本,無法帶來營收,「這種企業很可憐,花了錢還拿不到好處」。

劉鏡清特別向企業喊話「花錢要讓自己拿到好處」,他表示,不論效率提升、成本下降都是好處,最重要的是,綠色轉型可以成為做生意的利器。

劉鏡清強調,每個大公司都需要落實ESG,需要供應商幫忙減碳,需要供應商提升品牌價值。換言之,如果企業能夠協助客戶做好ESG,這將是很大的武器,也有助於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赴台遊踩線團 陸委會:宜經觀光小兩會討論再進行
下一篇
總統宣誓 2035減碳38% 新目標增六大部門、20項旗艦計畫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