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北市人行道普查恐破萬處待改善? 議員憂預算不足因應

本文共789字

聯合報 記者林佳彣/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人行地獄受矚,北市府去年起著手3年完成人行道普查,若遇淨寬不足會移設電箱等方式改善,已陸續改善30米以上291處路段,但議員認為30米以下的障礙物恐增加,全市總和甚至會破萬處,質疑既有預算和量能無法因應。工務局說,會提到府級平台討論。

工務局今到議會工務委員會專案報告「人本交通之行人空間改善計畫」,局長王一平指出,預計3年內建置全市道路及人行道普查及視覺化管理平台,去年已完成路寬30公尺以上普查,今年6月20日起與相關設施單位每2周開會,291處迄今已改善52處,今年正辦理12至30公尺,明年則是未達12米巷道。

人行道若淨寬不足,會以拆除、轉向、縮小基礎等方式改善,例如電箱會遷移至退縮地或停車帶、分隔島,消防栓會下地,交通桿件則與交通局檢討是否遷移。可拓寬路段配合年度預算及施工量能排序施作,拓寬條件困難的路段則邀相關單位研議改善或配套。

議員陳賢蔚問及30米以上總數,新工處回應共800多處需改善且樣態不一,經分批找各管線單位討論,目前已討論291處。

陳直言,12至30米的障礙數會大比例增加,今年普查完恐不只800處人行空間不足,更不用說未達12米路段,全市加起來恐達上萬處。工務局若以既定的服務量能和預算去執行,改善永遠做不完,他認為應提出專案規畫,相關單位也要多編列預算等建議。王說,會在府級平台討論,預算因應確實要配合設施物管理主管機關的預算也要增加。

議員趙怡翔也有兩項相關提案,一要市府訂定標準人行道鋪面規範,二是落實標線轉實體人行道,先行推動具有共識的路段。

新工處說,早期人行道不同年度設置,形式不一,新工處已初步研議,公有部分可依訂定原則要求,建商退縮部分則提府級,看是否都審階段就可要求,讓整個街廓一致。另,前2年改實體人行道時,交工處提供路段再由新工處去民意溝通,常到最後一關卡住,加上中央要求12米以上道路需1.5米實體人行道,交工處承諾實體溝通。

北市工務局今到議會工務委員會專案報告「人本交通之行人空間改善計畫」,議員陳賢蔚質...
北市工務局今到議會工務委員會專案報告「人本交通之行人空間改善計畫」,議員陳賢蔚質疑既有預算和量能無法因應。記者林佳彣/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班班喝鮮乳 董氏、國教盟:不應取消、但要完善配套
下一篇
輝達遭中國反壟斷調查是否波及台廠?經長郭智輝說話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