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國內碳交易平台10月2日上線 取得核可業者可掛牌交易

國內碳交易子法已於15日上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碳交易子法已於15日上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785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胡順惠/台北報導

國內碳交易子法已於15日上路,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昨(28)日表示,國內碳交易平台將於10月2日上線,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屆時將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

田建中表示,目前環境部所核可的自願減量方法學有100多項,已有不少業者來探詢掛牌事宜,包括電子業、化工類、光電業者、農業等,預期上線後將會有數檔商品上架。所購買的碳權,可用來碳抵換,或是抵減碳費。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將上線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將上線

雖然10月即將啟動交易,但田建中預估,初期賣家應會惜售、觀望,上架碳權商品不會超過二位數,交易量也還不會像國際碳權交易啟動時的規模。主因在於國際碳權是業者因應國際大客戶需求,身為供應鏈的一環,必須符合大企業對淨零的需求,對業者來說是「被自願」減量。

至於國內碳交易,根據環境部規定,國內碳權指定交易方式包括定價交易、協議交易、拍賣等三種,以及相關交易對象等規定,無論何種交易方式,買方都必須負擔手續費。

對於國內碳交易的供需,田建中指出,買方方面,例如廠商擴建新廠,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若增加100萬噸排放量,環評可能要求抵換十分之一,亦即需要10萬噸碳權來抵換,並要有未來十年相關計畫,否則環評不會通過;賣方方面,收到錢可投入更多減量措施,形成正面循環。

田建中說明,目前全球與碳有關的國際標準包括RE100、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以及去年底才發布的ISO 14068-1碳中和標準,證交所加入的就是ISO 14068-1碳中和標準,也是全球第一家通過ISO 14068-1認證的交易所。

國內碳權的主要來源,包括抵換專案、自願減量專案等碳權專案,執行專案、經過環境部核准,即可取得碳權,可留著自用、或是到碳交所平台交易。

以自願減量為例,包括換成LED燈管、汰換老舊鍋爐、降低製程中溫室氣體對環境的破壞等具減碳效益的措施,經過環境部核可取得碳權,就能在碳交所交易,由碳交所扮演撮合及推動的角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應恢復七天國定假日嗎?「這六字」是勞工普遍真實感受
下一篇
經濟部:前二月僑外投資554億年增78% 外商持續加碼離岸風電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