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7字
總統府今舉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第一次委員會議。針對健保改革,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指出有四大目標,並表示在優化財務方面,將籌措多元財源,並精進總額制度。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首次開會,由石崇良報告「健保永續-改革及優化」。他指出,目前針對健保有四大目標,包括優化健保財務、強化慢病照護、普及醫療服務,以及改革藥品政策。
在優化財務方面,石崇良指出,目前健保主要收入來自於一般保險費。以112年保險收入為例,一般保險費為6075億元,約占總收入的75%,不過未來面臨人口高齡化,以及少子女化的影響,勢必衝擊健保收入。
另外,由於各式新型傳下並及疾病型態慢性化、新藥持續導入、高齡社會造成就醫增加,以及物價上漲帶動醫療成本提升等原因,醫療保健的支出也將增加。
石崇良指出,未來確保健保永續將從兩方面下手,一是籌措多元財源,包括政府持續財務協助,負擔經費不得少於36%、分階段改革保費制度、增加挹注公共衛生,以及提升民眾健康賦能。
石崇良也說,針對外界關心的總額制度,政府也計畫檢討精進,重點在於資源合理配置,包括研議彈性總額、穩定醫療服務點值,檢討分區總額治理制度,以及檢討醫療支付標準、適度反應醫事人員投入等三方案。
他並指出,國人110年平均有3.46件商業保單,如何讓商業保險跟健保能夠互補,讓民眾的醫療保障都夠更到位,今年也正在進行討論,委託國衛院辦理健保與商業保險協同可行性的論壇,年底會有一個結論,政府會根據這個結論來研究合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