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3字
立委楊瓊瓔今天邀農業部長陳駿季到台中與農民座談,和農民以一問一答方式,協助或轉尋其他方式解決農業問題,包括農業缺工問題,陳駿季說除了引進國外勞力,也鼓勵產業自動化及機械化因應。
立委楊瓊瓔今天邀請農業部長陳駿季率相關司長、署長等官員下鄉,在后里農會召開與后里農民座談會,暸解農民從農的實際情形和所需的協助,規劃更符合農民需求的政策,並以中央的角度站在第一線了解地方農民的心聲;台中市議員陳本添、邱愛珊、中市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后里區農會理事長劉萬祥、總幹事陳清琪、大甲農會總幹事黃瑞祥、外埔農會李錦東等人出席。
楊瓊瓔肯定后里區農會理事長劉萬祥和總幹事陳清琪帶優秀的農會團隊努力打拚,嘉惠在地農業和落實農會對企業社會責任實踐,這是台灣各地方農會要效法學習的典範,她為農會爭取200萬元,協助更新米糠儲存桶及周邊管道設備,展現米食價值及發揮綠色照顧功能,造福在地農民,活絡農村經濟。
大甲農會總幹事黃瑞祥提出創設首座以稻米、果樹枝條為原料的「農糧剩餘資源循環再生場域」案,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3769到7537噸/CO2,陳駿季認同,強調綠色減碳、農糧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模式,他說大甲農會有心推動,農業部一定全力支持,他要求農糧署、農改場會後與大甲農會討論如何建立及經費上的協助。
有農民提及水權牽涉農田灌溉與收益、公糧制度應改善提升農民收益、灌溉水路髒亂清淤維護及農機補助、耕種草皮農民申請農民外勞、林農排除農業保險、農業保險的理賠標準等內容,和稻價13年未考量人力成本逐年提高,農民利潤變薄、天然災害現金救助申請土地謄本希望能簡單化等問題,希望農業部有解決方案。
陳駿季重視農會及農民所提問題,他說缺工部分,除引進國外勞力,也鼓勵產業自動化及機械化,缺水採取輪灌是因為評估即使放水也無法供應到收穫期才有此決定,也提及農水署有建立服務專線,一通電話就有人服務,灌區內外均會清理,約4天就可處理完畢,另也說明會隨時檢討公糧收購狀況,擬定最好的制度,加強宣導各項補助的力度,讓更多農民知道。
楊瓊瓔表示,每個縣市都有其農業特色,不同縣市不同行政區都有可能會有不同的農業風景,代表每個行政區面臨的困境、所需要的幫助都不盡相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