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4字
凱米颱風過後,桃園果菜市場今天恢復交易,農業局清晨到場了解菜價,綜合交易量減少約4成,平均交易價格為每公斤36.6元,漲幅約兩成,分析還是屬於預期心理因素,而且又是恢復交易首日不到需求高峰,並非供應量真的短缺。
至於中南部的災情影響蔬菜收成,連帶衝擊市場交易量、價,農業局預估下周三就能看見菜價受颱風災情波動的情形,農業局會配合農糧署滾動倉儲計畫,供應量有明顯短缺時,釋出耐存放蔬菜蔬菜抑制菜價。
農業局長陳冠義、桃園果菜市場公司董事長呂淑珍清晨就率員到桃園區中正路的批發市場,了解颱風過後第一天交易情況,包括品質、價格及供需是否明顯波動。攤商們表示,不同種類的蔬菜供貨量明顯減少3至5成,價格上漲2到3成,後續會怎麼變化要再觀察。
中午過後,依據桃農批發市場實際交易資訊,今天蔬菜平均價格每公斤36.6元,與前一交易日29.6元比較漲23.6%,水果類下跌22%,批發市場交易量近115公噸,比較前一交易日量190公噸,減少約75公噸。
農業局表示,會配合農糧署滾動倉儲計畫,當市場供應量明顯短缺時,將儲存的耐存放蔬菜包括大白菜、白蘿蔔等共計95公噸,視情況滾動調整釋出至桃農拍賣市場。
陳冠義說明,桃園的蔬菜因為以溫網室栽培為主,昨天到蔬菜產銷班了解,這次凱米颱風影響不大,供應穩定,只是整體仍受中南部農損供貨影響價格波動,預估下周三就可以看出農損對市場供給量的影響程度。
農業局表示,供貨量減少主要原因是受颱風影響包括中南部淹水,產區無法採收,葉菜類供應減少,另山區許多道路中斷,高山蔬菜無法運送至市場;不過目前的蔬菜主要是颱風前採收冷藏的,等待這批銷售完畢,預期下周三開始可能有短缺情形,價格會有再次波動,所以說今天菜價上漲是預期心理,受颱風災情影響的部分下周三就見真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